AI导读:

2024年券商资管规模达到54656.87亿元,同比增速3.04%,集合资管计划规模首超单一资管计划,标志着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券商资管投资收益显著增长,但近半数券商资管收入下滑。公募化改造收官之年,中小券商资管业务发展承压。

证券业协会近日公布了2024年券商经营数据,揭示了券商资管在过去一年的经营概貌。财联社注意到,受去年银行理财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整改及资产端债市走牛的影响,券商资管业务资金端和资产端均呈现企稳回升态势。2024年,券商资管规模达到54656.87亿元,同比增速为3.04%,集合资管计划规模首次超越单一资管计划,这标志着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2024年的良好市场行情下,券商资管投资收益显著增长,其中“一哥”中信证券的投资收益高达324.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76%。然而,券商资管规模的增长主要集中于头部券商,近半数券商资管收入出现下滑。面对大集合资产公募化改造的临近,未获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资管产品或将面临更大波动,可能对金融信用债市场行情造成扰动。

集合资管产品发行提速,规模首次超越单一资管计划,券商资管行业主动管理能力提升显著

根据中基协数据,2024年券商资管规模同比增长1611.02亿元,达到54656.87亿元,增速为3.04%。与年中相比,券商资管规模有所回落,缩减3320.07亿元。这一变化归因于去年4月以来监管对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的整改,导致大量银行表内活期存款流入资管市场,其中固收类集合资管计划成为主要增量。

截至去年年末,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达6.1万亿,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计28952.92亿元,首次超过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25703.95亿元。中信证券资管规模突破1.5万亿元,领先同业,同比提升11%。广发券商资管规模提升明显,同比增长24%,主要得益于集合资管规模的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券商资管业务营收分化,近半数券商资管收入下滑。在公募化改造收官之年,部分中小券商资管业务发展承压。在公募牌照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券商需依托母公司综合优势,寻找差异化路径以实现突围。

对比2023年数据,券商资管规模从5.93万亿增至6.10万亿,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贡献3025.41亿元增量,而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则下降1414.39亿元。集合资管计划规模的提升反映了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的成果,其盈利空间高于单一资管计划的类通道业务,成为未来转型方向。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针对中高端客户开发的理财服务,与公募基金不同,集合资管计划门槛较高。目前,无牌券商资管管理约2000亿元的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券商资管作为配债大户,部分机构产品面临清盘危机,或影响二级市场行情

截至4月25日,债券型资管计划合计8529.08亿元,占比78.88%,是券商资管的支柱性产品。中信证券年报显示,去年全年公司投资收益高达324.86亿元,同比高增71.76%,其中债券持仓规模预计不低。信用债是券商资管债券配置的主力,债券型产品偏好配置金融信用债和同业存单。

近年来,债券市场扩张迅猛,券商资管配置了大量信用债。然而,对于没有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的券商资管产品而言,面临清算的局面。监管部门未批准大集合产品延期至2025年年末,而是给予至多半年的期限。这可能导致更多大集合资产计划更换管理人或清盘,尤其是未能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券商,可能对重仓债券市场的金融产品产生扰动。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