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外资公募近期掀起增资热潮,联博基金等外资公募频繁增资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中资公募也同样面临市场压力,积极增资扩股提升竞争力。公募基金行业需找到扩大规模和提升运营效率的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仍处于襁褓期的外资公募们,近期掀起了一轮增资热潮。这一趋势不仅限于个别公司,而是整个外资公募行业的普遍现象。

近期,联博基金宣布增资2亿元,这是其自2023年3月核准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增资,注册资本金已升至5亿元。同样,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外资公募自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均以平均每年一次的频率增资,注册资本普遍翻倍甚至数倍增长。

外资公募频繁增资的背后,是日益增长的运营成本。场地、人力、渠道等开支不断增加,使得基金行业逐渐告别轻资产运作的时代。联博基金作为外商独资公募,其增资行为旨在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竞争力。

联博基金自成立以来,已三次增加注册资本金。从最初的1亿元增至如今的5亿元,这一过程中,公司不断为展业做准备,积极扩充投研团队和产品线。然而,做公募生意,规模是生死线。目前联博基金仅有联博智选混合型基金一只产品,规模尚小,仍需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外资公募也频繁增资,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公司不仅在中国市场扩张业务,还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品牌影响力。场地开支、人力开支、渠道开支等不断增加,使得外资公募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外资公募在密集增资,中资公募也同样如此。开年以来,已有超过6家中资公募公告增资,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运营成本的压力。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外资公募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提升竞争力,中资公募也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然而,无论内外资公募,都需要在扩大规模和提升运营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