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某国有银行已关停四家信用卡分中心,标志着信用卡业务进入新一轮调整期。随着市场转向存量深耕,商业银行加速信用卡业务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风控等措施提升业务效能。多家银行纷纷关停信用卡分中心,反映信用卡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

近日,监管批准某国有银行太平洋信用卡贵阳分中心终止营业。《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该行已关停四家信用卡分中心,标志着信用卡业务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记者了解到,当前信用卡业务正面临运营成本高企、同质化竞争加剧等挑战。随着市场逐渐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深耕,商业银行正加速信用卡业务的转型升级,力图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风控及精准客户分层等措施,提升业务效能,实现降本增效。

多家信用卡分中心关停,行业洗牌加速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同意某国有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贵阳分中心终止营业,并要求做好善后工作,维护消费者权益。这是该行2025年以来关停的第四家信用卡分中心,此前南昌、深圳、兰州分中心也已相继终止营业。

信用卡分中心的关停并非孤例,2024年以来,多家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纷纷关停信用卡分中心,反映出信用卡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

某城商行人士指出,当前信用卡市场存量竞争特征明显,随着信用卡新规的实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进入精细化管理与运营阶段。关闭部分信用卡分中心,有助于银行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智能化营销与运营,实现获客与活客,推动信用卡业务降本增效。

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表示,信用卡分中心的关停与运营成本过高、竞争优势不突出等因素有关,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卡业务风险上升、收入下滑的主动转型。

李佩珈进一步指出,信用卡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要求银行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与效益。同时,随着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消费者对信用卡的依赖度降低,发卡量持续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环比下降。

此外,利息收入下滑、风险管理难度上升,也促使银行优化信用卡分中心以降低运营成本。央行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呈逐年上升态势。

苏商银行高级研究员杜娟认为,信用卡分中心的关闭,一方面是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是银行对信用卡定位的改变及营销获客模式的转变。

数字化运营成未来趋势

央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环比下降。面对信用卡业务变局,银行需优化业务模式,借助数字技术推进精细化运营。

杜娟表示,数字技术可实现用户分层、精细化用户画像,通过数字运营工具实现自动化运营、精准营销等。同时,银行还需调整组织架构、创新产品功能、调整获客方案及激励措施等,以提高竞争力。

谈及未来信用卡发展方向,某城商行人士表示,应结合本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制定审慎稳健的信用卡业务策略,推进数字化运营与管理,探索场景金融创新,利用数字化智能风控适度推进客户下沉,提升客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额大幅增长,其中信用卡透支类资产占比近半。李佩珈建议,商业银行应建立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客户准入,提升风控效能。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