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15日,广州市举办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活动,集中展示教育数字化成果。未来三年,广州将从六大方向入手,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转段升级,打造教育数字化新标杆,惠及超1500所学校和200多万名学生。

5月15日,“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活动”在广州中学(凤凰校区)成功举办,标志着广州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迈出重要步伐。

活动中,广州市及各区教育数字化成果精彩亮相,吸引了广泛关注。企业展出的机器狗、智慧纸笔、棋类机器人、无人机足球等前沿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成为活动亮点,备受学生和老师的青睐。

在主会场,广州市教育局详细解读了《关于深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并介绍了如何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促进教研活动。市教育局提出,未来三年将从六大方向入手,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转段升级,与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契合,树立广州教育数字化新标杆。

广州一直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自2018年起,广州便在试点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2022年发布通知推动1—8年级普及人工智能教育,2023年更是将其列入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经过近七年的努力,广州在人工智能的教、学、研等方面实现了常态化实践,惠及超1500所学校和200多万名学生。

广州市教育局负责人强调,广州将以“三个融合”为主线,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包括产教融合、智教融合和五育融合,推动广州教育多维跃升。

在课程体系方面,广州将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重构课程体系。小学学段将开设AI启蒙实验室,初中将开发“AI+广府文化”项目式课程,高中学段则将建设大模型应用创新工坊,形成三级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链。

此外,广州还将持续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为学生提供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人工智能高端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机会,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广州将以《若干措施》为指引,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普及”迈向“深化”,从“试点”走向“全域”,助力广州教育再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