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尚需时日,中国电池产业全球领先
AI导读: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期间,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透露,固态电池技术突破还需时日。中国电池产业已迅速走在全球前列,未来几年将以核心创新为内核,减少内耗,通过全球合作开拓增量空间。同时,新能源出海需结合技术与海外需求。
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大会期间,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接受广州日报等媒体专访时透露,固态电池要实现技术突破还需时日,需整个行业共同努力。
固态电池以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著称,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首选方案。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已明确提出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固态化发展。然而,目前全固态电池在技术和成本上仍面临挑战,业内预计2027年前后将建立试制线并推出原型车,2030年前后有望实现小规模量产。
王泽深指出,固态电池的发展路线尚未明确,存在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多种技术路线。从成本、工艺、能量比和循环性能等方面来看,哪种路线更具优势仍在探索中。因此,固态电池的突破尚需时日。
提及中国电池产业,王泽深表示,自五年前中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和新能源产业链,迅速走在全球前列。未来几年,中国电池产业应以核心创新为内核,减少低水平内耗,以标准引导竞争秩序,通过全球合作开拓增量空间。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中日韩在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数据显示,中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已达七成。王泽深强调,韩国企业如LG新能源与中企差距不大,技术水平高,尤其在高镍三元正极等领域领先。
关于新能源出海,王泽深特别指出,应结合技术与海外需求,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产品、技术或产业出海模式,并考虑地缘政治因素对出海的影响。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