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普惠金融肩负着重要使命,随着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大幅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微众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普惠金融普及,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未来,普惠金融将更注重服务质效。

  ◎记者徐潇潇

  普惠金融肩负着让金融服务惠及中小微企业、涉农主体及普通居民的使命,成为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作为连接金融与经济末梢的纽带,普惠金融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普惠金融迎来发展良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政策红利也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支撑。

  普惠金融已成为银行的“必答题”。当前,普惠金融体系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积极增资扩面,普惠金融已上升为银行发展战略。

  以深圳为例,截至2025年3月末,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1800亿元,普惠贷款户数5.72万户。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贷款余额也达到1807亿元。

  微众银行作为试点民营银行和数字银行,专注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其推出的“微粒贷”实现了纯线上信用贷款,已服务超7000万客户。此外,微众银行还推出了“微户贷”,有效降低小微群体的资金周转成本。

  数字技术正破解普惠金融难题。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微众银行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进行了前沿探索,如搭建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实现全天按秒级响应客户需求。

  微众银行还构建了AI系统化能力,应用在精准营销、风险评估等多个场景。微粒贷已将AI能力应用在客服领域,600人客服团队覆盖7000多万客户需求。

  在普惠金融风险管控方面,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精准定位客户,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风控水平。普惠金融的风险图谱正在变化,新型风险因素日益凸显。

  微众银行副行长黄黎明表示,该行按照“大数法则”,尽可能多地覆盖长尾客群进行风控。未来,普惠金融将更注重服务质效,实现“普”与“惠”的统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