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会谈后,中国储能电芯对美出口关税骤降引发抢出口预期
AI导读: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中国储能电芯对美出口关税从150%骤降至40%左右,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中国储能电芯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多家机构认为可能会引发抢出口潮。同时,碳酸锂价格率先回暖,可能受关税政策影响。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国对中国储能电芯征收的关税从150%以上骤降至40%左右。这一变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储能电芯对美出口是否会因此重启?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关税降至40.9%,但出口未必会大幅增加,因为市场上难以找到替代中国的供应商。
据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2024年度海外市场储能电芯出货量为137.3GWh,其中前五名均为中国厂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厂商在国际储能电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上海有色网(SMM)预计,从5月14日起,中国出口美国的储能电池关税为40.9%,之后将逐步上升。相比之下,储能电池关税低于动力电池,这为中国厂商提供了一个90天的“窗口期”。
SMM认为,此前的高关税导致中国储能电芯对美国出口几乎停滞。当前90天的“窗口期”可能会引发中国储能企业的抢出口潮。由于中国储能电芯在生产成本、电芯性能以及产能产量方面的优势,即使在40.9%的关税政策下,中国储能电芯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依然不减。

图片来源:SMM
张金惠也表示,全球只有中国能出货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即使加上40.9%的关税,中国产品仍具有竞争力。多家机构和分析师均认为,中国储能电芯在美国市场的地位难以撼动。
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会长朱俊鹏指出,美国市场需要补充储能电芯,同时也在评估90天后关税的波动,因此可能会借机囤积一部分。
此外,文章还提到,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之下,美国本土储能电芯产能并未大幅扩张。由于政策不确定性、制造成本高昂等因素,企业倾向于先在其他低成本区域设厂,再供应北美市场。因此,美国市场对中国储能电芯的依赖度高达90%以上。
目前,作为锂电产业链价格信号的碳酸锂已率先回暖。SMM数据显示,5月14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上涨。分析认为,美国最新对华关税政策可能促使中国储能电芯出现抢出口预期,从而带动碳酸锂需求量级的提升。
然而,多家储能电芯厂商表示,相关影响并没有那么快显现。他们指出,海外市场仍集中在欧洲、中东、亚洲等地区,中美关税的影响相对较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