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汽车市场:价格战降温,自主品牌崛起
AI导读:
2025年4月,汽车市场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3.9%。价格战出现降温趋势,市场分化加剧。自主品牌份额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明显。下半年汽车市场竞争预计将进一步加剧。
商务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国家大力推行的汽车促消费政策以及地方政府、车企和经销商优惠措施的显著成效。
4月,国内乘用车新车市场在多重利好下,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幅。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4月零售量高达90.5万辆,同比增长33.9%,在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提升至51.5%,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
价格战降温,市场分化加剧
尽管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抢眼,但市场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A00级和A0级纯电小车在补贴政策下更具性价比,而B级车市场增长乏力。车企战略调整加速了这一分化趋势,头部车企通过推出低价车型抢占下沉市场,中高端品牌则面临激烈竞争。
汽车分析师指出,经济型电动车的普及将成为拉动增量的关键,车企需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同时,4月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出现降温趋势,仅有14款车型降价,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乘联会分析认为,车企正从“以价换量”转向“价值升级”,政策托底与市场回暖共同促成了价格战的降温。此外,4月国产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0.7%至219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品牌份额差距加大,自主品牌崛起
4月,主流合资品牌国内零售份额同比下降,而自主品牌份额大幅增长至65.5%。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优势更加明显,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2.8%。自主品牌在置换市场也表现突出,置换购占比超75%。
面对市场竞争,合资车企纷纷推出“一口价”模式,试图消除价格不透明短板,守住市场份额。展望5月及下半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汽车消费需求将受多重因素推动,呈现集中释放态势。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受益于上海车展后的新车上市和交付,叠加低基数效应,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景气度预计持续上行。车企为冲击全年销量目标,下半年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将更加注重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