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稳定发展策略及现代化转型
AI导读:
畜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正面临多重挑战。本文探讨了畜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政策扶持、供应链构建、转型升级等措施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和现代化转型的策略。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作为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我国作为畜牧业大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从生猪产能监测、奶牛产业纾困到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均进行了针对性部署。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畜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正在推动传统粗放型养殖模式向绿色、智能养殖转型,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现代化。据统计,2024年我国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达9663万吨,同比增长0.2%,畜牧产值和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的支柱,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面对市场波动、疫病风险、资源约束等多重挑战,我国畜牧业仍面临诸多困境,如进口畜产品冲击、金融保险支持不足、畜禽种业和饲料粮供给短缺等。为此,《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扶持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畜牧业需从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寻求突破。
在供应链方面,构建“饲料兽药—良种繁育—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的完整体系,增强供应链韧性。扶持特色养殖和加工企业,推动养殖加工一体化,提高中小养殖场户收益。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增强畜牧业整体竞争力。
在转型升级方面,聚焦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转变。推广生态循环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强化数字赋能,确保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在保障方面,确保畜牧业绿色生态、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和畜牧兽医生产安全。完善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指南,强化检疫监管和应急管理。加强畜禽屠宰监管和质量安全抽查监测,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质量。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