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8日,鸿蒙电脑在深圳正式亮相,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挑战Windows与macOS的垄断地位。鸿蒙系统实现移动端与桌面端无缝融合,生态设备已超10亿台,注册开发者达720万,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生态觉醒。

5月8日,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在深圳正式亮相,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大飞跃,挑战Windows与macOS的垄断地位。

鸿蒙操作系统,大众耳熟能详。这是由华为倾力打造的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自2015年立项以来,历经近十年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9年,华为正式推出鸿蒙操作系统,2021年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智能手机。如今,鸿蒙电脑的问世,是华为五年磨一剑的结晶,汇聚上万名工程师的智慧,联合20余家研究所共同研发,累计获得2700余项核心专利。

鸿蒙电脑的亮点在于其“从内核开始重构”的创新理念。面对欧美主导的操作系统市场,鸿蒙勇于突破,摒弃传统国产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的二次开发模式,采用全栈自研的鸿蒙内核,实现技术自主,性能卓越,安全流畅。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鸿蒙系统实现了移动端与桌面端的无缝融合。通过其分布式架构,电脑可与手机、平板、汽车、智能家居等设备形成全场景互联,用户可在电脑端轻松调用车载导航或智能家居控制界面,打破设备孤岛现象。

操作系统的竞争,实质是生态的较量。

过去,中国个人电脑市场长期受制于Windows和macOS,缴纳高昂的“数字税”。据市场调研,截至今年4月,Windows和macOS占据近九成份额。然而,鸿蒙电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为中国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开辟新天地。

鸿蒙电脑的推出,正值全球操作系统格局动荡之际,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微软面临多国反垄断调查,苹果macOS生态封闭,为鸿蒙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目前,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设备已超10亿台,注册开发者达720万,代码行数超1.1亿,实现从内核到编程语言的全自研。

市场份额方面,鸿蒙系统已迈过生死线。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鸿蒙系统在中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达到19%,连续四个季度超越iOS,稳居第二。

然而,挑战犹存。鸿蒙电脑需面对软件适配、用户习惯迁移、开发者生态培育等多重考验。鸿蒙需携手更多开发者,共同推动全场景繁荣。

鸿蒙的持续创新,推动中国操作系统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飞跃。鸿蒙电脑在深圳的亮相,不仅标志着新产品的诞生,更象征着中国信息产业生态觉醒新时代的到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