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湖北推出《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通过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

  本报记者田鹏

  近日,湖北印发《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通过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双管齐下,建立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评估模型和风险分担机制,旨在支持“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融资模式,让中小企业仅凭商业价值即可获得信用贷款。

  融资难、融资贵长期困扰中小企业,也是各部门、各地政府着力解决的难题。今年,各部门、各地纷纷采取措施,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加强财政支持与风险分担、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优化金融政策环境等手段,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专家指出,金融机构因难以全面掌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进行综合财务分析,因此难以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数据增信打破了银企信息不对称,使银行能准确评估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拓宽融资渠道。

  多地探索数据增信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企业信用风险和偿债能力。在此背景下,数据增信成为解决之道。

  《实施办法》提出,依托“鄂融通”平台建立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机制,为中小企业和银行提供商业价值评价、贷款办理及风险补偿服务,明确数据归集、共享及责任主体,确保企业画像准确、评价模型可行。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传统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时,依赖人力和分行运营,导致高昂成本。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难以判定,进一步增加授信成本。数据增信助力金融机构深入了解企业信息,准确判断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服务成本。

  除湖北外,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也在积极探索数据增信模式。例如,青岛4月印发文件,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

  随着探索深入,数据增信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与信用科技的结合将重塑中小企业融资生态,为数据征信建设带来新机遇。

  金融创新并进

  数据增信是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的起点。今年,在强化数据运用的同时,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提高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

  多地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例如,上海3月印发通知,从六大方面提出20条举措,促进融资畅通,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

  监管部门加强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三项举措,包括信用债ETF回购试点、拓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范围、暂免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于丽峰认为,这些举措将覆盖更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降低AA级发行人的融资难度。

  金融机构也在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信贷审批流程。

  展望未来,随着数据增信、政策扶持、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等多方面的不断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协同合作将不断深化,为中小企业打造更加畅通、多元、低成本的融资环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