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飞鹤和伊利分别推出12亿元和16亿元的生育补贴计划,旨在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降低育儿成本,提升品牌形象。此举对乳制品行业乃至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乳制品需求扩容,助力乳企深化产品矩阵升级。

  近日,乳业头部企业飞鹤和伊利推出的生育补贴计划,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此举也被视为乳企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具体行动。

  2025年3月26日,中国飞鹤宣布,于4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总规模为12亿元的飞鹤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补贴。4月10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将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于4月正式实施,同样面向全国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这一举措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乃至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飞鹤和伊利作为行业领头羊,相信会带动更多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参与到生育补贴计划中来。”

  两大乳企引领生育补贴潮流

  面对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挑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均明确提出,要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飞鹤相关负责人介绍,飞鹤生育补贴计划于4月初全面实施,不仅覆盖一孩、二孩及多孩家庭,还提供了孕期服务、母乳喂养服务、产康指导、专家问诊、专家课程等整套服务,并赠送孕妇奶粉和星飞帆卓睿奶粉兑换券,旨在切实助力更多家庭降低育儿成本。

  伊利方面则表示,此次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除提供物质补贴外,还提供从孕期到孩子3岁的全周期服务,全方位护航婴幼儿健康成长。

  宋亮分析称,企业推出生育补贴计划主要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二是提升品牌形象,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加强产品动销的黏性。

  随着育儿补贴政策的落地实施,其正向效应有望沿产业链形成多重利好,推动乳制品需求扩容,助力乳企深化产品矩阵升级,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宋亮也提醒,生育补贴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补贴的透明度,防止中间环节攫取利益;要明确补贴与购买行为的关系,避免误导消费者;对产品赠送要明确,不带有意引导购买的行为。

  乳企应对挑战,刺激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飞鹤和伊利推出生育补贴计划,除了响应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外,也有着自身商业利益的考量。面对人口出生率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乳制品行业尤其是婴幼儿奶粉市场面临较大压力。推出生育补贴计划,是企业刺激市场需求、拓展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同比增长约6%,但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总体仍呈现下滑态势。为了应对市场挑战,飞鹤和伊利等乳企纷纷采取措施,拓展市场份额。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在生育补贴政策大力度支持下,后续出生人口边际有望企稳。生育补贴增加了有孩家庭的收入,有望为母婴零售及用品赛道提供较强的基本面支撑,头部优质品牌有望更为受益。

  然而,生育补贴计划的可持续性也备受关注。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如果市场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宋亮建议,企业首先要加快技术进步,提供更好的产品;其次要保障产品质量和性价比;最后要提供优质的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