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安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已走访小微企业681.2万户,累计授信4035.2亿元,放款2993.4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040.4亿元。同时,创新推动融资担保支持,预计到2025年底,累计提供融资担保金额将超30亿元。

  安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3月24日召开。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云介绍,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自去年10月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由省、市、县三级发改部门牵头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全面铺开“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截至目前,已走访小微企业681.2万户,向银行机构推荐30.9万户,累计授信达4035.2亿元,放款2993.4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颇高,达到1040.4亿元,无还本续贷529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此期间,安徽多措并举,优化机制配套服务,强化补偿贴息力度。张云强调,通过构建“担保机构增信+政府风险补偿”模式,将财政资金转化为融资信用,激励银行机构积极放贷。同时,整合财政专项融资贴息补助,为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提供更强动力。以合肥市为例,“政信贷”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50%利息补贴和1%担保费补贴,已惠及1.5万户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3.5万笔,总金额达1188亿元,企业实际承担利率低至2%。

  面对2025年外贸形势的严峻挑战,如外部压力加大、外需减弱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弘强表示,将持续实施出口信保基本风险统保政策。2025年,省商务厅将对上年度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贸企业继续实施统保政策,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引导保险机构精准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助力企业防范风险、开拓市场、稳健发展。

  此外,安徽还创新推动融资担保支持。张弘强指出,针对小微外贸企业资金需求的“短、小、频、急”特点,省商务厅通过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和担保费补贴机制,推动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开展融资担保业务,采用纯信用批量担保方式,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担保支持。预计到2025年底,累计融资担保金额将超过30亿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