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普惠金融需坚持服务民生,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通过扩大征信体系覆盖范围、提升信息质量,以及创新“信易贷”模式,有效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金融机构需精耕细作,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服务。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需坚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继续扩大征信体系覆盖范围,提升信息质量,仍是提升普惠金融质效的关键。重庆市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动农户“以信换贷”,授信覆盖率大幅提升;辽宁省大连市则与工商银行合作,研发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企业授信金额大幅增加。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了“信易贷”进展。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民营中小微企业的痛点,“信易贷”通过加强政府部门涉企信用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维数据支撑,有效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提高可得性和便利度。目前,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已归集共享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支持金融机构查询使用。至今年2月末,通过该平台网络发放贷款37.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9.4万亿元。

普惠金融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扶持力度。信用是市场经济基石,部分民营中小微企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成本高。未来,征信体系将重点覆盖无借贷记录的“首贷户”。扩大征信覆盖范围、提升信息质量,仍是提升普惠金融质效的重点。

打通信用堵点,需提高信息归集共享质效,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及时。同时,加快市场化信用信息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辅助金融机构信贷决策。优化服务方面,要创新“信易贷”模式,提升平台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供更多金融产品,推动政策在线办理,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普惠金融关乎经济发展大局,金融机构需精耕细作,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服务,助力经营主体成长。(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