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起,银行消费贷利率最低不能低于3%,多地机构接到通知要求上调消费贷产品利率水平。此举旨在规范市场,防止过度竞争,同时保持合理净息差。专家指出,银行消费贷竞争应以商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目前接到的通知是这样,新政策4月起开始实行,消费贷利率最低不能低于3%。”3月31日,某城商行客户经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政策导向下,银行消费贷利率不断“卷”出低价。记者注意到,银行消费贷利率“价格战”或将出现转折,多地机构接到通知要求上调消费贷产品利率水平至不低于3%。

受访专家向记者指出,银行消费贷竞争应以商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利率过低可能造成消费者盲目申请,甚至导致消费贷的违规套用、挪用。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年化利率设限3%

近日,银行消费贷利率持续下行,不断突破新关口。《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在叠加了新客活动、免息券等优惠后,部分城商行的消费贷年化利率一度跌破2.4%。然而,这一下行趋势或将终止,已有多家银行收到通知,自4月起将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调整至不低于3%的水平。此举旨在规范市场,防止过度竞争。

3月31日,记者联系沪上多家银行了解上海地区情况。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告诉记者,确实在近期接到通知指引,该调整或因此前部分银行机构消费贷利率过低。“我们目前还有新人免息券等活动,最低可以到2.88%,但接到的消息是明天就要开始上调了。”某家大力宣传低息消费贷业务的城商行人士也告诉记者。

记者还注意到,3月31日,宁波银行“宁来花”宣传页面的新用户首次借款专享年化利率(单利)已上调至3%,最高借款额度20万元。

目前,银行业依旧面临息差收窄的压力。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发布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商业银行净息差整体下行。在近期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提及息差下行压力。光大银行副行长刘彦指出,息差仍然在向下的通道上,压力犹存。

“银行停发利率在3%以下的消费贷,一方面可能是响应窗口指导,另一方面也旨在为保持合理净息差预留空间。”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此次对消费贷利率价格的直接约束,表明银行机构消费贷竞争需以商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目前,居民端信用活动走弱,信用风险抬头,银行信用贷利率过低可能导致定价难以覆盖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上调消费贷利率有多方考虑,包括防止非理性价格竞争、缩小与按揭贷款利率差距等。”

监管加强引导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更好地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此次调整是否意味着3%已是消费贷优惠的底线?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还需看后续是否将消费贷的各种优惠变种纳入规范。

王一峰分析认为,将3%设为消费贷利率调整下限,是宏观审慎的结果。

“消费贷款应进行差异化定价。”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

“消费者申请消费贷款要量力而行、合理适度。”董希淼建议,“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规范。”

“银行机构需评估各种促销与优惠利率手段的商业可持续性,推动内部获客运营业务的重新检视。”苏筱芮建议。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