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与央地财政关系紧密相连
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指出,养老金改革与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紧密相连,需加强财务纪律,推进全国统筹。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地方养老金支付压力剧增,中央推出全国统筹政策应对。
“养老金改革与当前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紧密相连,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3月25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强调。
周小川指出,在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改革进程中,必须构建有效的约束机制,强化地方财务纪律。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现收现付模式,当期缴费直接影响支付能力。由于年轻人口迁移,部分地方缴费减少,支付压力剧增,而人口流入地养老金积累增加,待遇提升。此问题已引起学界长期关注。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
周小川表示,鉴于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养老金此前在省一级核算。但自十年前黑龙江起,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导致当地养老金收支失衡,随后其他省份也面临类似问题。为此,中央推出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政策。
全国统筹的核心是“抽肥补瘦”,即收入盈余的省份上缴资金,用于补助收入不足的省份。然而,在央地财政关系下,上缴省份往往不愿多交,而期望获得中央调剂资金的省份则希望多拿,形成了一种博弈。
周小川认为,这种央地博弈并不新鲜,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但它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纪律,特别是省一级财政自我平衡的纪律,构成了严峻挑战。地方财政问题是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央地财政关系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周小川强调,各省难以自行平衡的财务缺口与房地产和债务问题紧密相关。养老金缺口的出现也加剧了这一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养老金改革明确解决方案,要么实现全部中央统筹,要么确保省一级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同时,必须加强财务纪律,建立明确的自我约束机制。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