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长虹通过“AI+”技术全面赋能智能制造,同时积极探索数据要素的应用,推动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作为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长虹积极响应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构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贡献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并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在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董事长柳江看来,数据要素已成为企业生产、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正重塑产业生态,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背后依赖于海量数据的支持。柳江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应加快可信数据空间的应用落地”。■本报记者林珂

A

长虹通过“AI+”技术,全面赋能智能制造。在华丰科技生产车间,连接器经过15个高清摄像头拍摄20多张照片后,数据被传输至人工智能“大脑”进行分析,检测精准率高达99.98%。这种“5G+AI”视觉检测设备成为长虹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同时,长虹智慧显示工厂单线可同时生产6个种类1100台产品,新能源自研碱性电池生产线每分钟下线750只电池,“AI+制造”不仅加速了长虹的智能制造进程,也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此外,长虹积极探索“AI +运营”,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数据运用、管理和安全。

在“AI+产品”领域,长虹推出AI电源、AI聚合电池、AI电视云帆平台智能体等,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改善民众生活。

B

数据要素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柳江指出,可信数据空间作为规模化数据流通利用的方案,不仅平衡安全与发展,还深刻影响AI技术发展。当前,产业链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价值评估体系缺失,阻碍数据高效整合与共享。因此,柳江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应用落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国家数据局的推动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速。可信数据空间作为“中国方案”,对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是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关键。

C

尽管全国已批准建设超250个智算中心,数据流通利用的基础条件正在完善,但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仍面临挑战,如技术路线和标准不统一、市场机制不健全等。柳江建议加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降低技术壁垒,促进平台互联互通。同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信任度。此外,还需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培养人才队伍,为可信数据空间的应用落地提供支撑。

长虹作为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基础建设和应用实践。未来,长虹将以“数据要素×”行动为牵引,推动更多经验上升为国家标准,为构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