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在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提出扩大AIC股权投资试点,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科创企业。银行系股权投资机构已形成科技金融体系,政策持续加强支持。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IC”)在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通过股权投资,AIC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联合召开了AIC股权投资试点座谈会,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旨在吸引并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创企业,助力其快速发展。

交银投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银行系股权投资机构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涵盖投资策略、风险管理、项目筛选及投后管理等关键环节,实现了“募投管退”全流程覆盖。同时,正积极构建股权投资生态圈,整合产业、金融、政府及个人投资者等多方资源,为企业搭建资源对接和价值提升的平台。

打造股权投资生态圈

据会议介绍,AIC已在18个试点城市实现签约全覆盖,签约金额突破3500亿元。通过落实“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策略,AIC成功撬动社会资金参与试点,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基金设立、募资及项目投资等工作均顺利推进。

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指出,众多AIC股权投资基金采用跨界联合发起模式,汇聚地方国资投资平台、AIC、科技企业和地方重点国企等力量。AIC作为核心企业,在股权投资试点中扮演了重要出资人角色,促进了银行系权益资本与各城市科创领域融资需求的深度对接。这些基金专注于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

在股权投资领域,AIC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交银投资相关负责人强调,与银行系其他主体相比,银行系股权投资机构凭借母行广泛的分支机构和客户基础,能更深入地了解企业需求和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依托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与科创企业的长期业务联系,银行系股权投资机构在股权投资的准入评估及投后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此外,银行系AIC的母行均为全球排名前十的综合性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能够为被投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对被投企业而言,获得银行系AIC的支持还能提升市场认可度,降低融资成本。

政策支持持续加强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AIC股权投资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扩大AIC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同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将五大行股权投资业务试点城市由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同时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并优化考核机制。

最近的AIC股权投资试点座谈会也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股权投资环境,调动更多资金和资源支持试点。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完善试点政策,推动试点工作有序扩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交银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内整体投资规模放缓,硬科技领域成为投资焦点。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国有资本积极赋能硬科技产业发展,半导体、清洁技术、汽车等领域获得大量资金注入。这些硬科技行业的逆势上涨反映了股权投资在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资金流向科技领域方面的重要作用。

然而,银行系股权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对银行系股权投资资金风险偏好的影响,以及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机制和管理约束能力。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由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要从事债权转股权业务,其资产端多为无固定期限的股权类投资,导致资产端流动性相对较弱。此外,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股权投资的市价或估值波动较大。

展望未来,远东资信建议,推进AIC基金发展应注重统筹管理,重视优质或潜在优质企业遴选和项目储备,做好全流程运作中的风险管控,并重视绩效管理与评价。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