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备案数量规模创新高
AI导读:
《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显示,去年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及规模均创新高,全国共有539单慈善信托新设立备案,新增备案规模达16.61亿元。慈善信托委托人更加多元,关注领域也更加广泛。
自2023年6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信托三分类新规已落地一年半多时间。作为信托业务三大类之一,公益慈善信托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日前,由中国信托业协会慈善信托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去年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及规模均创新高。2024年,全国共有539单慈善信托新设立备案,新增备案规模达16.61亿元。截至2024年末,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已达2244单,累计备案规模85.07亿元。
纵观2016年至2024年期间备案的慈善信托,规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化特征。其中,规模在十万元级别和百万元级别的慈善信托占比最高,总规模超过77%。2024年新设慈善信托中,有4单新增或变更规模突破了1亿元。公益慈善信托作为信托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发挥其社会价值。
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公益慈善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公共利益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按照委托人意愿以信托公司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信托业务。信托公司仍是慈善信托的主要受托人。《报告》显示,2024年,慈善信托单一受托模式仍占大多数,占到当年新增慈善信托单数的70%,其中信托公司作为单一受托人的单数为374单。
具体来看,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数量和规模排在前三位的受托机构分别是浙商金汇信托(68单)、昆仑信托(45单)、交银国际信托(28单),以及中信信托(2.2亿元)、中诚信托(1.4亿元)、国投泰康信托(1.08亿元)。保管机构在慈善信托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慈善信托保管银行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是招商银行(470单)、兴业银行(403单)等全国股份制银行。
慈善信托的委托人则变得更加多元,慈善组织仍是主要委托主体。2024年新设慈善信托中,委托人中有慈善组织参与的占比高达58%。同时,国央企背景的委托人参与逐渐增多,2024年新设慈善信托中,具有国央企背景的委托人设立的慈善信托规模占比达30%以上。家族信托也首度成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
从期限来看,慈善信托备案期限更趋向“长期”。2024年,慈善信托备案期限以“永续”“无固定期限类型”和“长期”为主,占到新设慈善信托备案单数的58.4%,占到新设慈善信托规模的65.1%。2024年,慈善信托关注的领域更加多元,关注教育的慈善信托达到202单,超过2024年新增单数的三分之一。此外,扶老、扶贫济困、乡村振兴等领域也受到关注。
《报告》显示,慈善信托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较大,且呈现“下沉”趋势。2024年,新增备案规模前三名省市为北京市(3.96亿元)、广东省(2.98亿元)、浙江省(2.71亿元)。同时,备案在市辖区、县级单位的慈善信托在2024年突破了100单,占到了全年备案单数的近五分之一。这表明区、县等基层民政部门逐步加大慈善信托的支持力度。
《报告》对慈善信托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多方面展望和建议,包括政策推动慈善信托快速发展、市场参与主体将更加多元化、慈善信托与资产服务信托进一步融合等。随着慈善信托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推动慈善信托规范发展。同时,随着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慈善信托行业的自律机制和透明度将成为重要议题。
目前,慈善信托的主要参与者是高净值人群和大型企业。《报告》预测,未来,中小企业和普通公众的参与度将逐步提高。互联网平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为慈善信托提供更多创新模式。从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来看,除现金外,股权、不动产、实物、知识产权等不同类型的财产都可以成为慈善信托的财产,进一步丰富了慈善信托的财产来源。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