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累计建成充电桩992.4万台。针对分布不均、标准不明确等问题,相关部门正持续优化布局,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充电设施高质量发展。

  充电基础设施是交通能源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140万辆。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充电基础设施存在分布不均、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此,郭会琴等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顶层设计的建议》。相关部门回应称,将持续优化充电设施布局,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并严格管理充电设备质量。

  建议:科学规划充电设施布局

  据公安部1月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达到汽车总量的8.90%。其中,2024年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41.83%。

  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旨在优化网络布局、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郭会琴代表指出,尽管政策出台,但公共充电设施分布不均、建设标准不明确、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郭会琴等代表建议,应加强充电设施的规划布局,特别是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和加油站适度超前布局充电设备,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城际充电网络。同时,完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标准,统一制定超充设施建设运营标准,并加强充电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

  答复:已建成充电桩992.4万台

  对于代表的建议,国家能源局及相关部门回应称,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5月底,已累计建成充电桩992.4万台,车桩比达到2.4:1,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在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方面,国家能源局正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加快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特别是重点城市间的路网充电设施短板。截至去年7月,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已累计建成充电桩超过2万个。未来,将继续推进《指导意见》的落实,加快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特别是公路沿线的充电设施建设,构建更加便捷的城际充电网络。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正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已覆盖充电接口、充电安全、工程建设等方面。未来,还将加快研制20项国家标准,完善充电设备施工、安装、运维标准,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应用。

  在加强充电设备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市场监管总局计划将充电桩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加强市场准入管理,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进入市场。

  此外,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正积极推动充电技术标准国际化,目前已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充换电领域牵头发布了8项标准,未来将持续推动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