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持续上行
AI导读:
春节后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持续上行,发行量与净融资额大涨。银行负债端资金压力高企,不同金融机构交易策略大相径庭。基金公司增配短期同业存单,保险资管也加大配置力度。
春节后,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持续上行。截至2月18日19时,1年期AAA评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较春节前上涨约12个基点,达到1.872%,并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个基点。这背后,同业存单发行量与净融资额双双大涨,收益率随之攀升。
数据显示,2月10~14日当周,同业存单发行量与净融资量分别达到7903.8亿元与5720.5亿元,较前一周分别高出5347.1亿元与1594.3亿元。反映出春节后银行负债端资金压力依然高企,同业存单发行力度加大,到期收益率被推高。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认为,同业存单市场“提价换量”是受到银行体系资金面持续偏紧的影响。同时,长短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倒挂状况也日益明显,1个月AAA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较春节前上行约34个基点,达到2.04%,反而较1年期高出约17个基点。
这反映出银行面临同业存单到期续借与负债端资金缺口加剧的双重挑战,对短期同业存单的发行迫切性更高。数据显示,上周同业存单到期规模达到5013.1亿元,本周还有1.12万亿元同业存单到期,银行通过短期同业存单解决负债端资金缺口的需求更加迫切。
国泰君安分析师唐元懋指出,长短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倒挂的主因在于需求侧。长期同业存单利率定价受货币宽松逻辑影响,而短期同业存单则受到大量存量产品到期重置担忧的影响。不同金融机构交易策略不同,理财子公司与银行减持,基金公司则增持短期同业存单。
春节后银行负债端资金缺口持续高企
今年春节后,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趋涨,与以往春节后资金面相对宽松、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趋降的状况截然不同。这主要是受到资金面相对趋紧和银行存款流失压力较高的影响。
数据显示,近期影响资金面宽松的因素包括MLF到期5000亿元、逆回购到期规模超万亿元等。央行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M2余额环比增速放缓,主要是非银存款持续流失。企业存款下降,居民存款新增,导致存款从企业端向居民端转移。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认为,这主要是企业春节前发放奖金和结清工资所致。浙商证券则认为,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下行导致非银存款转向理财端。银行存款流失和监管预期偏紧导致银行融出资金大幅缩水,资金市场利率上行,带动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涨。
为了缓解负债端资金缺口压力,银行内部在零售端与对公端存款获取方面采取多项办法,包括通过存款利率定价授权下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举措优化存款结构,加大代发工资、快捷支付等业务布局提升结算类资金留存规模。
基金公司与保险资管加仓短期存单
面对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不同金融机构交易策略大相径庭。理财等机构对同业存单配置需求偏弱,上周理财子公司净卖出54亿元同业存单。而基金公司则在增配短期同业存单,作为增厚货币类产品收益率的新举措。保险资管近期增配短期同业存单的力度也有所增加。
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17时,7天期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3125%,较同业存单收益率高出不少。因此,银行或理财子公司通过参与银行间资金市场同业拆借,有望获得更高回报率。
国泰君安分析师唐元懋指出,在短期资金拆借成本偏贵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参与短期同业存单配置的意愿可能偏弱。一旦央行降准或加大买断式回购力度落地,资金面趋宽,同业存单到期量减弱,长短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倒挂状况将逐步扭转。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