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界再掀波澜,部分银行主动下调存量消费贷利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举源于银行采用的浮动利率定价合同与LPR挂钩。随着LPR调整及银行主动优惠,消费贷利率不断刷新低点,市场竞争白热化。

  存量房贷利率“降息”之后,银行界再掀波澜,部分银行近期主动下调了存量消费贷利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月19日,社交平台传出消息,一家股份行率先降低了存量消费贷产品利率。这一现象并非孤例,多家银行纷纷跟进,调整存量消费贷利率。

  银行此举背后,源于其采用的浮动利率定价合同。这些合同与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挂钩,当LPR调整时,存量消费贷利率亦随之调整。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贷等短期贷款采用一年期LPR为基准定价,是监管鼓励的市场化定价方式。然而,当前市场上多数银行仍偏好固定利率模式。

  随着LPR的调整及银行的主动优惠,消费贷产品利率不断刷新低点。目前,已有股份大行将消费贷产品的年化利率(单利)降至2.58%,远低于此前行业普遍水平。

银行主动降息,消费贷利率竞争白热化

  社交平台热议不断,有网友发帖称某银行主动将其存量消费贷利率下调至2.65%,并引发众多网友咨询。

  经财联社记者核实,该利率下调确为银行系统主动行为。该行客服人员确认,根据与客户约定,会主动下调存量消费贷利率。

  银行工作人员解释称,一年期以上为浮动利率,其定价基于LPR及客户资质。

  随着一年期LPR的两次下调,该网友所签贷款合同的利率亦相应降低。

  业内人士强调,LPR作为市场化利率的核心,是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基础。消费贷等短期贷款通常以一年期LPR为基准定价。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多家银行已采用此模式,这是监管鼓励的市场化定价方式。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部分大行亦采用浮动利率模式定价消费贷产品。然而,仍有大量银行仅提供固定利率方案。

消费贷利率跌破2.6%,市场持续内卷

  尽管一年期以上合同占比不高,但存量利率下调现象已引起关注。更为普遍的是,随着LPR持续下调,银行消费贷利率不断刷新低点,部分产品年化利率已降至2.58%。

  然而,市场新发的消费贷产品利率仍普遍在年化2.6%以上。例如,招商银行主打两款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分别为2.65%起和2.88%。

  多家银行表示,部分客户可享受更低优惠利率。有业务经理表示,当前放贷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位。

  预计2025年,消费贷利率将保持稳健,商业银行或将在新客及重点场景领域考虑针对性利率下调。

  银行如此积极调整消费贷利率,一方面源于优质资产难找,消费贷成为相对潜力业务;另一方面,银行欲扩大市场份额。然而,业内人士提醒,需警惕内卷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及不良贷款风险增加。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