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债券扩容,助力解决募资难题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有24家机构注册发行,预计规模近15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扩容为出资提供更广阔渠道,有助于解决募资难题,受访机构期盼细化配套措施加快落地。
在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次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已有24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规模近155亿元。
受访股权投资机构表示,科技创新债券扩容为出资提供了更广阔渠道,有助于解决募资难题,期盼相关细化配套措施加快落地。
开启募资新通道,助力科技企业发展。潘功胜介绍,为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在“科技板”发行长期限债券融资,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证监会借鉴2018年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创设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创债,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共同采取多样化增信措施,分担债券投资人违约损失风险,降低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成本,支持其发行8年期、10年期等长期限债券。
在细化要求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公告称,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扩募等。
股权投资市场长期面临募资难题。盛世投资董事、盛世资本总经理田辰表示,市场主要参与者为国有资本,缺乏社会化资本填补资金缺口。新政策提供新的资金渠道,对行业募资难有所缓解。
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负责人认为,一级市场主要出资主体为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谨慎。新政策助力解决募资难题,为科技创新、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部分机构已迅速行动,如金浦投资作为首批发行科创债试点单位,积极准备注册材料。
首批试点单位包括国资背景企业及其他多种类型机构。企业参与积极性受硬件条件、股东意愿、内部决策流程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访股权投资机构希望细化配套措施加快落地,如建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评级机制,优化评级维度与标准,推行担保、反担保等征信配套举措及贴息政策,降低发债综合成本,激发积极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