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与债市策略:国债市场分析及政策展望
AI导读:
本文分析了10Y国债的高点、两会前瞻以及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多位经济学家对债市策略和政策展望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积极防御、警惕赎回负反馈风险等建议,并预测了未来政策走向。
1、10Y国债的高点解析

数据来源:Choice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指出,当前短端和长端利率已进入性价比区间。短端高点或已显现,但修复幅度受央行态度影响;长端利率易受市场情绪推动,10年国债1.75%、30年国债1.95%均处偏上限,上行空间有限,修复速度或加快。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左大勇建议,债市策略应采取积极防御,警惕赎回负反馈风险。未来债市风险包括流动性紧平衡超预期、负债端压力增加、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建议投资者降杠杆、降仓位、降久期,利用国债期货套保。
中信建投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曾羽认为,持续偏紧的资金面下,长端利率不稳定性增加。目前收益率一旦上行至1.65%以上,大量资金可能亏损,抛压增大,利率调整压力增加。
德邦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表示,本轮债市调整可能是今年起点,但非一步到位。短期调整点位预计10年1.8%,30年2.0%,全年对债市持谨慎态度。建议不看好长债,转向防守策略,降久期。

法询金融固收组指出,当前债券市场极致牛市中,中短期银行二永债与中长期国债泡沫显著。5年期国债仅1.65%,大量投资级信用债收益率低于3%。债券类产品绝对收益率高点已过,将进入低收益时代。理智投资者应考虑撤退。
2、两会前瞻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预测,2025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持平,CPI增速目标或下调。政府工作报告或将延续财政、货币政策“更加积极”、“适度宽松”基调。节前会议传递稳汇率信号,货币政策或相机抉择降准降息。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2025年GDP增速目标5%左右,CPI增速目标2%左右。为实现经济回升,宏观政策需积极有为。预计财政政策赤字率提高至4%左右;新增专项债增至4.2万亿-4.5万亿;特别国债规模1.2万亿-1.5万亿。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降息降准空间存,或两会后至二季度落地。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建议,关注两会期间地方代表团审议、民企座谈会及产业和消费政策信号。
高盛预测,政策制定者将维持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通胀目标调至2%左右,财政赤字目标提高至4%,政府债券净发行增至13万亿。投资者关注刺激消费、通胀回归、房地产稳定及AI投资等策略。
3、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国新办发布会表示,一号文件强调深化改革,总体框架为“两持续、四着力”。持续增强粮食供给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优化要素配置。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指出,政府需明确协同攻关中作用,稳妥推进科技创新,明确资本介入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农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领域,应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等新兴产业,引导传统农业升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