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引发关注,纯债基金业绩滑坡,专家建议把握入场机会
AI导读:
近期债市经历显著调整,纯债基金业绩普遍下滑。专家分析认为,银行间资金面持续收紧、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等多因素制约债市表现。但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投资者可适当把握调整带来的入场机会,采取分批投资方式逐步进场。
中国网财经2月20日讯(记者张明江) 去年四季度“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债市近期经历显著调整,债券基金业绩普遍下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公募基金普遍认为,短期内债市波动或加大,但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投资者可适当把握调整带来的入场机会。
债市持续调整,纯债基金业绩滑坡
新春伊始,债市开局不利,30年期国债期货高位回落,短期回撤近1.5%。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可统计的4148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债基金中,近半基金年初以来净值下跌。其中,257只纯债基金跌幅超过0.30%,部分基金跌幅甚至超过1%。
多因素制约债市表现
中欧财富、南方基金及华夏基金等机构分析了债市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银行间资金面持续收紧,金融机构借钱成本与债券收益率倒挂,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以及基本面数据和股市回暖对债市的制约。特别是春节后,虽然市场预期货币政策会适度宽松,但受制于人民币汇率压力,央行货币宽松力度受限,导致资金面持续收紧。
债市未来走势如何?
对于债市的未来走势,中金公司认为,资金面阶段性紧张并非债市核心矛盾,当前国内经济尚未出现强力修复迹象,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诺安基金则认为,债市波动可能放大,但货币宽松预期仍在,中期维度债市调整可能延续。中加基金指出,货币政策基调虽为“适度宽松”,但仍受稳汇率和防风险制约,债市微观脆弱性略有显现。
把握调整机会,分批投资
面对债市持续调整,方正富邦基金建议,债市牛长熊短,不适宜过于依赖择时进行高抛低吸。在债市已调整到前期高点时,可适当把握入场机会,采取分批投资方式逐步进场。南方基金则认为,现在判断债市拐点或许为时过早,配置中短债基金或许是波动变大市场环境下的不错选择。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关键词:债市调整、纯债基金、资金面收紧、入场机会)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