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App关停潮:数字化转型下的资源整合与优化
AI导读:
11月10日,银行App关停潮冲上热搜。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关停旗下部分App,涉及信用卡、直销等领域。银行App整合加速,资源分散问题突出,数字化转型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11月10日,“银行App迎来关停潮”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银行数字化转型App关停成焦点。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相继关停旗下部分App,涉及信用卡、直销等领域,银行App整合趋势明显。

据了解,不少银行把业务需求拆分开来,主银行、企业银行、信用卡、跨境业务、普惠金融、中小企业、海外业务等垂类App不一而足,以至于有的银行旗下相关App能达到十几个,资源分散问题突出。
其中,中国银行于9月底宣布,其缤纷生活App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迁移完成后,缤纷生活App将停止下载注册,并逐步关停服务,此举标志着银行App整合加速。

10月上旬,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因直销银行业务调整,北京银行直销银行App、直销银行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原直销银行相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银行App优化进程持续。

今年以来,北京农商行、江西银行、浦发银行、青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均相继关停或注销信用卡、直销等App,并将相应功能并入主力手机银行App,银行App瘦身行动全面展开。
拉长时间来看,2023年以来,已有逾20家银行停止运营旗下部分App。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24年11月发布的消息,民生直销银行、昆仑直销银行等25款App主动注销备案,涉及理财、企业金融、消费信贷等多个细分领域,银行App关停潮持续。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今年以来,银行开始“断舍离”,多家银行宣布关停旗下部分App,主要集中于信用卡与直销银行两个领域,银行App整合成行业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早年银行推独立App是为了抢用户、冲活跃度,结果很多App下载量高、日活低,用户用完一次就再也不打开了。随着流量红利消退,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银行App的“野蛮生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合规成本高等问题。此外,在经济结构转型与居民消费意愿走弱的背景下,信用卡行业正步入存量收缩周期,这也带动部分银行信用卡App的关停,银行App优化势在必行。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消息、中国新闻周刊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