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倒挂,负债成本压降成关键
AI导读:
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大幅下调存款利率,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明显,甚至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五年期。业内人士指出,此现象反映了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存款付息成本、对被动负债进行主动管理的趋势。
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大幅下调存款利率,开启了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行动。其中,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更为明显,甚至出现了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五年期的罕见情况。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公告显示,该行调整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0%,高于五年期存款利率1.95%,这一举动在市场上引发了强烈反响。
业内人士指出,此现象反映了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存款付息成本、对被动负债进行主动管理的趋势。中小银行正在积极提升自主定价能力,尽管短期内可能增加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但也将成为其推进业务升级的重要动力。
长短期限利率“倒挂”现象愈发普遍
5月12日,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的公告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该行宣布自当日起调整部分人民币个人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二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2.05%,而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则均为1.95%,这意味着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高于五年期存款。
自年初招商银行出现“存5年不如存1年”的罕见现象后,银行存款利率的极致倒挂现象再度出现在中小银行身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小银行近期的密集降息,这种长短期限利率倒挂的情况在中小银行也开始变得普遍。
例如,山东沂南蓝海村镇银行自5月9日起调整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后,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8%、1.9%、2.0%、1.8%,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五年期20个基点。广东清新农商行也自5月13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出现类似倒挂现象。
五月份以来,多家村镇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等都对旗下存款产品利率进行了调整,部分机构三年及五年期的中长期限存款利率已跌破2%,各期限利率全面迈入“1时代”。
银行压降负债成本以应对挑战
在当前净息差收窄、中长期存款占比高企的背景下,多家银行出现了存款增速高于贷款,且贷款规模增长乏力的情况。例如,2024年财报显示,厦门银行存款总额增长3.17%,而贷款及垫款总额下降2.02%;苏农银行存款总额增长8.03%,贷款总额增长5.76%,存款增速均明显高于贷款增速。
此外,存款也呈现出日渐“定期化”的趋势。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个人定期存款增长显著,银行在负债管理方面面临不小的压力。为应对这一挑战,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压降负债成本,存款利率倒挂成为其中的一种手段。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分析指出,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基于利率下调的预期,运用利率定价对存款行为进行主动调节引导,以缩短负债的平均到期时间,增加重定价的机动性,从而更加精细化地管理存款付息成本。这也表明商业银行存款经营正在从规模情节走向精准控制,更加注重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更加积极地规避高成本存款。
随着中小银行密集开始“补降”存款利率,其部分调整后存款利率已开始逼近国有大行,部分期限存款利率甚至低于股份行。杨海平认为,这是中小银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资产负债配置策略,并积极提升自主定价能力的表现。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增加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但也将成为中小银行积极转变客户经营理念、推进业务升级的重要动力。
5月7日,央行宣布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这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业内预计,新一轮全国性银行集体“降息”即将到来。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研报中提到,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有利于银行控制利息成本,但同时也会加大揽储难度。不过,这也将为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带来增量资金。杨海平认为,当前利率下行趋势未变,商业银行不得不调整存款经营思路,存款利率倒挂或将更加常见。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