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报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网点“瘦身”计划持续推进,2024年国有大行关停网点数量358个,全国商业银行关停网点数量超2000个。多家银行基于降本增效、数字化转型等因素考量关停网点。未来,银行需在效率与温度间找平衡,精细化运营、差异化定位成竞争关键。

  年报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网点的“瘦身”计划仍在持续推进。这一趋势反映了银行业在降本增效、数字化转型和战略调整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根据统计,2024年国有大行关停网点数量达到358个,全国商业银行关停的网点数量更是超过了2000个。多家商业银行的年报信息显示,网点的关停主要基于降本增效、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的考量。可以预见,在科技浪潮与行业转型的推动下,银行网点提质减负将进一步深化。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银行需要在效率与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精细化运营、差异化定位将成为网点等线下渠道竞争的关键。例如,国有大行中,中、农、工、建、邮储等五大行合计缩减网点数达358个,其中邮储银行关停了140个,工商银行减少了130个。然而,农业银行是唯一增设基层营业机构的国有大行,去年该行基层营业机构较2023年末增加了39个。

  国有大行精简网点的举措是整个银行业的缩影。截至2024年末,国内共计2483个商业银行线下网点获准退出。股份制银行方面,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的网点数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的网点数量则有所增加。

  在网点布局上,商业银行正在向更广泛的区域拓展,同时优化成本控制。大行往县域、股份行往经济发达地区倾斜,覆盖更多空白区域。通过数字化转型,以智能设备等科技手段助力人力成本减负。例如,工商银行网点新增覆盖11个空白县域,中国银行建成乡村振兴特色网点1410个。

  数字化转型也成为银行优化人力成本的重要途径。营业网点裁撤后,基层操作岗位的人力得到了释放。北京银行副行长戴炜表示,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人工智能(AI)时代,通过AI替代很多重复性的劳动来解放人力,可以用于更多创造价值的领域。

  特色化网点成为银行竞争的关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各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纷纷展示了与“五篇大文章”相关的网点建设成果。例如,中国银行全面推广厅堂智慧屏,农业银行提升全流程智能化办贷效率,中信银行网点适老化改造率达100%。

  未来,网点将不再是简单的业务办理场所,而是银行与客户交互的“触点”,甚至成为品牌形象的展示窗口。尽管网点转型已成银行业共识,但平衡成本与客户体验仍需足够重视。未来几年,银行网点的缩减趋势仍将持续,但速度或将放缓,精细化运营、差异化定位将成为竞争的关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