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停用ATM扫码存款,探索刷脸等新方案
AI导读:
多家银行已取消或调整无卡存款业务,包括ATM扫码存款功能,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面对停用带来的挑战,银行正积极探索刷脸取款等新方案,以满足用户需求。
银行业无卡存取款业务持续收紧。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已取消或调整无卡存款业务,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客户资产安全。
业内人士分析,银行此举旨在强化风险管理。面对ATM扫码存款服务停用带来的挑战,银行正积极研发新方案。
01
多家银行ATM扫码存款功能下线
近日,招商银行宣布自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建议客户持银行卡通过ATM或网点办理存款。
近年来,包括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取消或调整ATM二维码无卡存款业务。例如,建设银行自2022年8月19日起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工商银行自去年4月17日起暂停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栖霞农商银行也自去年12月1日起取消自助设备的多项无卡功能。
ATM扫码存款曾带来便利,但如今被银行逐步淘汰,背后原因复杂。
首先,随着移动支付普及,现金使用减少,消费者更倾向手机支付,ATM扫码存款显得多余。其次,操作流程繁琐,需登录手机银行、生成二维码、扫描、选择账户、输入密码,用户体验不佳。此外,安全性问题凸显,扫码存款身份验证方式弱于芯片卡交易,易遭不法分子攻击。因此,为防范风险,多家银行关闭无卡业务。
02
部分银行探索柜台或刷脸办理新方案
银行停用ATM扫码存款,对用户影响各异。记者采访发现,用户对此反应不一。
在移动支付时代,年轻群体习惯无现金、无卡出行,无卡存取款服务停用带来困扰。为应对不便,银行探索新技术应用,如“掌纹取款”和“刷脸+手机号验证”取款,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安全性。
尽管多家银行ATM机无法自助无卡扫码存款,但部分银行ATM机支持刷脸存款,或可在柜台凭身份证办理无卡存款。
业内人士建议,银行应根据用户群体需求差异,分层服务,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对老年客群,保留基础现金服务,优化线下流程;对年轻用户,强化数字渠道体验,推出智能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