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报揭晓,非利息收入表现亮眼,但结构发生变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减弱,其他非利息收入贡献增加。未来银行需加速布局财富管理等高潜力领域,应对收入结构转型挑战。

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报陆续揭晓,非利息收入表现抢眼,成为推动银行盈利的重要引擎。值得注意的是,非利息收入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以往领涨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势头减弱,而以债券投资、汇兑收益、非标资产处置等为代表的其他非利息收入的贡献日益凸显。

非利息业务作为银行寄予厚望的“第二发展曲线”,其收入增长的持续性备受瞩目。一方面,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面临显著压力,代理保险基金等业务受政策调整及市场波动影响明显;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加剧,可能对2025年非利息收入增长带来挑战。市场分析指出,未来银行在巩固交易性收益的同时,应加速布局财富管理等高潜力领域,以应对收入结构转型的长期挑战。

其他非利息收入高增长:债市收益与隐忧并存

股份制银行中,2024年招商银行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中信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为669.67亿元,同比增长7.39%;平安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为532.68亿元,同比增长14%。城商行中,重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5.61%,青岛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3.58%。农商行中,渝农商行非利息净收入增长29.23%。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指出,非利息收入方面,银行面临结构性机遇。2024年,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22.42%,同比提升2.49个百分点。增长原因主要包括:银行利息业务增长乏力,债券市场持续繁荣推动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支付清算、财富管理、理财业务等非利息收入相对稳定。

银行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其他非利息收入,其中其他非利息收入涵盖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等。

其他非利息收入已成为增长主力。中国银行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34.96%,平安银行增长68.7%。这主要得益于债券投资收益、汇兑损益及非标处置收益。

薛洪言分析称,从目前公布的上市银行业绩看,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债券投资收益、汇兑损益及非标处置收益。2024年债市走牛推动交易收益大增,汇率双向波动也带来了丰厚的汇兑收益。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集团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债券投资及其他业务的非利息净收入增长,招商银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中,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实现大幅增长。重庆银行集团投资收益增加主要源于处置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77.8万亿元。

已有银行开始布局2025年债市。厦门银行表示,2025年将推动负债端成本降幅进一步扩大,在债券投资领域,计划通过灵活调整持仓品种及久期策略捕捉交易机会。

尽管2024年非利息收入表现强劲,但2025年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银行研究院提示,包括投资收益在内的其他非利息收入面临挑战。市场利率快速波动导致银行投资债券获得的收益明显下降。

薛洪言认为,2025年债市大概率仍能维持正贡献,但需警惕经济复苏超预期导致利率快速反弹的风险。同时,非标资产处置收益的持续性取决于存量风险化解进度。

手续费收入承压:财富管理业务亟待破局

2024年银行非利息净收入构成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其中,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涉及的非利息净收入规模缩水明显。

如平安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8.1%,主要受代理个人保险收入、理财管理费、贸易融资等收入下降影响。

薛洪言总结道,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银保代销费率政策约束、消费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

进入2025年,固收类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调。多家理财公司密集发布理财产品业绩调整公告,业绩比较基准普遍降至2%左右。

邵科指出,手续费及佣金方面,结算和银行卡业务收入增长面临挑战,投资银行相关业务收入增长空间受限。

展望2025年,薛洪言认为,银行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速或将放缓但仍能保持增长,而手续费收入修复力度需观察政策效果和市场需求。邵科认为,未来银行非利息业务增长潜力较大,特别是财富管理与投顾业务。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