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A股市场主要股指反弹,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赚钱效应显著,但规模占比不大。部分投资者倾向“固收+”理财产品增厚收益,业内认为其长期仍为大势所趋。

  近期,上证指数在3600点附近反复震荡,7月25日,上证指数收于3593.66点,跌幅0.33%。A股市场主要股指较4月低点大幅反弹,权益类产品赚钱效应显著。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近三月收益率超10%的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达13只,华夏理财两款产品收益率超30%。

  当前权益类银行理财仍属小众,规模占比不大,风险等级多为R5。部分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将目光瞄准“固收+”理财产品。业内认为,长期来看,“固收+”理财产品仍为大势所趋,成为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表示,“固收+”理财产品对投研和风控要求很高。未来,随着投资者教育深化及市场波动适应能力提升,“固收+”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亮眼。Wind显示,截至7月24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46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有18只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10%。其中,华夏理财旗下产品收益率表现突出。

  本轮权益类银行理财大涨与资本市场表现息息相关。自4月7日以来,上证指数涨幅超16%,港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也在30%左右。

  据华夏理财天工日开6号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该产品风险评级为R5,二季度末份额总数环比大增,穿透后现金及银行存款、权益类资产占比分别为20.64%、79.36%。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产品外,华夏理财旗下多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二季度份额环比大增。部分权益类银行理财二季度持仓押中热门标的,直接拉升了收益率。

  投资者倾向“固收+”增厚收益。尽管权益类银行理财收益率突出,但其仍属“小众”产品。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报告,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14万亿元,固收类仍是银行理财的大头。

  “买理财还是倾向于稳一点。”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称。何为“固收+”理财?具体而言,“固收+”是由“固收”和“+”两部分组成的投资策略。

  华夏理财在公众号推文中称,股市回暖行情下,不妨考虑股债结合的固收增强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4%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数量达到85只。

  周毅钦表示,在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下,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中,“固收 +”策略通过多元资产配置,可在有限资产中挖掘更多收益来源。但债券市场波动加大等会对“固收+”理财产品净值产生冲击,对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