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5年保障房建设成果显著,多举措优化住房供应
AI导读:
记者11月11日从北京市住建委获悉,截至2025年10月底,北京市今年完成建设筹集保障房5万套,竣工8万套。北京市着力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加大对青年人才等群体的房源供给,公寓型和宿舍型产品占比达98%,切实解决住房难题。
记者11月11日从北京市住建委获悉,截至2025年10月底,北京市今年完成建设筹集保障房5万套,竣工公租房、保障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特别是青年人才、快递员等群体的居住问题。
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市着力建设符合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的保障房。大力倡导建筑主体结构大空间布局,通过轻质隔墙系统、家具设备设施等灵活划分套内功能空间,实现居住空间可变和多用途使用;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赁房成为筹集建设重点,引导建设单位优化设计、丰富配套,建设符合当代青年人生活习惯和交往需求的租赁住房,提升居住品质。
当前,北京市着力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分批发布保障房建设筹集计划。2025年11月初,北京市印发2025年第二批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加大对青年人才、快递员、维修工、小时工、保洁员等群体的房源供给,“一间房”(公寓型)和“一张床”(宿舍型)产品占比达98%,切实解决这些群体的住房难题。
其中,北京经开区路南区N17地块项目为服务蓝领的人才宿舍,计划提供房源2390套,将为企业技术工人提供高品质的经济性居住环境;北京市昌平区南百路百善段108号院一区等3个存量非居改建项目约2300间房源,计划对接周边高教园、研究院、医药制造产业集群等企业人才,进一步推动住房保障工作的落实。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