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房票+”安置试点进展,房地产市场迎新机遇
AI导读:
上海浦东新区首个“房票+”安置试点迎来重大进展,航头镇发出首张“房票”。政策探索多元组合模式,居民实现从被动到主动选择的转变,房票政策释放市场存量房源,实现三方共赢。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记者11月11日从陆家嘴集团获悉,上海城市更新的突破性举措——浦东新区首个“房票+”安置试点迎来重大进展:浦东新区航头镇航南社区近日发出浦东新区首张“房票”,动迁居民张女士将其锁定陆家嘴锦绣澜湾项目,这一创新安置方式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热点话题。
2024年8月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上海要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城中村改造推进的村(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征收补偿安置方式,各区可以结合实际,在改造项目中实施房票安置,这一政策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继上海金山、青浦、嘉定等区试点后,浦东也在该领域持续推进改革。其中,航头镇抢抓“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机遇,在浦东全区率先探索“房票+货币”“房票+商品房”等多元组合模式,而业主张女士成为这一模式的首位受益者——她手持浦东新区首张房票,自主选择了陆家嘴锦绣澜湾的房源,切实体会到“从被动安置到主动选择”的转变,这种安置模式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选择房票有好几家房企的商品房可以选,还有下个月就交付的现房能选,离老房子也不远,周边环境都很熟悉,感谢好政策。”正在航头镇动迁指挥部了解陆家嘴锦绣澜湾项目政策的沈女士对记者表示,房票政策为居民提供了更多选择。
据悉,这套动迁政策背后,是浦东新区以制度创新提升动迁人居体验的开创性举措,通过房票将安置需求精准导入市场,既释放市场存量房源,又让居民手握“选择权”,实现政府、市场、居民的三方共赢。其中,陆家嘴集团等三家区属国企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含航头本地的锦绣澜湾等项目),覆盖航头、金桥、周康等板块,给与了动迁居民数百套品质房源选择,满足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需要,这一举措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过去安置房像开盲盒',现在我们能实地看房。”在上海锦绣澜湾准现房小区,居民老李夫妇正在参观样板间,窗外的社区公园已见雏形。项目负责人在现场介绍,作为响应房票政策的示范项目,小区已顺利完成预看房,今年12月即将交付。数据显示,试点启动以来,已有众多动迁居民选择“房票+商品房”组合,这一趋势预示着房地产市场的新变化。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