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推进现房销售,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住房城乡建设部: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房地产融资销售制度改革

◎记者于祥明

10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副部长董建国、秦海翔、李晓龙介绍“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在“十四五”期间,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同时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并且,“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房地产市场改革稳步推进(关键词1:房地产市场改革)。

与此同时,改革的步伐也在向前推进。倪虹指出,“五年来,深化住房和房地产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董建国表示,房地产工作涉及多要素、多主体、多部门,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很强。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是重要举措之一,他表示,房地产市场能否平稳健康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房、地、钱”四类要素资源的配置效果(关键词2:要素联动机制)。

“我们指导各地以编制和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抓手,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也就是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董建国说,去年和今年,各地已经编制实施了住房发展年度计划,目前正在积极谋划、科学研判,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更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发展中以往常见的“三高”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新形势,需要随之改变(关键词3: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项目公司依法行使独立法人权利,企业总部履行投资人责任,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严禁抽逃出资或提前分红。”董建国表示,在房地产项目融资方面,推广“保交房”工作中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办法,也就是:一个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项目开发、建设、销售等资金都存入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保证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董建国表示,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城市为单元,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关键词4:现房销售)。

“可以看到,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包括实行项目开发公司制,确定匹配的主办银行,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据其机构监测,今年以来,河南信阳、湖北荆门和湖南邵阳等地已先后落地相关政策,明确推动现房销售,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董建国表示,“十五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推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