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城市更新顶层设计正式出炉,作为房地产领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一环,提出推进“四好”建设,强化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严禁大拆大建。预计“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总投资约20万亿元,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年,城市更新作为房地产领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一环,其顶层设计图已正式揭晓。

  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发布了《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四好”建设,强化城市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并全面提高城市韧性,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随着房地产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城市发展迈入存量时代。住建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投资额约2.9万亿元。城市更新在政策层面备受瞩目,近年来住建部也发布了多个文件规范这一工作,但顶层设计层面始终有所欠缺,直至《意见》出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佳燕表示,《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为城市更新提供系统性战略框架,推动其成为跨部门、跨领域的国家行动,体现了中央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强化了城市更新在城乡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顶层设计出炉,城市更新升级

  尽管城市更新并非新话题,但在中国城市化新阶段,其意义和重点已发生变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指出,2011至2020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速控制在3%以下,2020年后,主要中心城市建设中存量用地投入比超过30%,城市化进入深度提质增效阶段。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测,“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总投资预计约20万亿元,市场规模庞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均强调城市更新,将其视为房地产领域的重点。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也将城市更新列为四大行动之一。

  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认为,《意见》为城市更新提供了顶层设计框架,对“十五五”期间政策创新、任务制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告别大拆大建,保护文化遗产

  《意见》多次强调,在城市更新中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严禁大拆大建、拆真建假。

  总体要求中提出,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以用促保,在城市更新各环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并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主要任务中,明确了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要求,严禁以危险住房名义违法违规拆除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文物、历史建筑,并强调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做好历史文化风貌保护。

  刘佳燕表示,《意见》强化保护机制,为历史文化遗产构筑了坚实的制度防线。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意见》推动微改造,即便是D级危险住房也不一味拆除,城中村改造也明确不搞大拆大建。

  “四好”理念引领城市更新

  李宇嘉认为,《意见》最大的看点是,城市更新不再仅作为增长、投资工具,而是转变为满足居民美好生活诉求、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意见》将“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放在首位。刘佳燕指出,“四好”理念推动城市更新中多层级、全周期品质提升,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型。

  此外,《意见》明确加强财政为主的资金支持,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REITs。

  温彬表示,2025年城市更新将在稳定投资、联动产业、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扩大内需形成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