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多数城市住宅用地供应出现缩减,杭州、深圳等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同比下降超过30%。尽管供应量减少,但土地质量明显提升,上海、北京等地降低容积率,提高优质地块供应占比。土地市场迎来更多积极信号,一季度全国月度土地溢价率重回10%以上。

  严控增量的政策导向下,2025年多数城市住宅用地供应出现缩减。

  杭州日前发布的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显示,今年杭州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为521.16公顷,其中市区为517.32公顷;与2024年同期的802.39公顷、788.41公顷相比,分别下降了35.05%和34.38%。

  深圳同样在4月底发布的2025年度供地计划中,显示年内居住用地计划供应100公顷,其中商品住房用地60公顷;而2024年这两项数值分别为180公顷、80公顷,下降幅度均在两成以上。

  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宅地计划供应量同比下降20%,其中二线城市降幅最大,达到31%。这一变化既源于武汉、郑州等二线库存高压区的主动减量,也折射出在行业去库存加速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动收缩供地规模,加快建设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决心。

  宅地供应量减少20%,但杭州今年土拍市场依然火热。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4月22日,杭州宅地出让总金额已达775.2亿元。而2024年杭州全年宅地出让金为1169亿元,以此计算,杭州今年前4个月土地出让金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66%。与此同时,杭州的楼面价纪录已三次被刷新,从1月的6.48万元/平方米,飙升至8.8万元/平方米。

  然而,根据杭州5月8日发布的年度供地计划,2025年将年度供应下调了30%以上。坚持以需定供,提高住宅用地供应精准性;对于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过长、存量房地产用地过多、市场需求明显不足的区域,暂停新增住宅用地供应;对人口净流入、确有需求的区域,适当增加商品住宅的供应。

  成都市发布的《各区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表》显示,2025年成都市各区将合计供应住宅用地460公顷,其中商品房用地392公顷,相较于2024年的567公顷下降了约30.8%。

  克而瑞监测显示,全国351个已发布供地计划的城市中,有58%的城市宅地供应计划同比下跌,下调供应计划的城市占比与2024年相同。其中有21%的城市同比减少超过一半,阿拉善左旗等地2025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为零。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政府缩减土地供应是响应去年“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政策导向。缩减土地供应的本质是消化既有存量房屋和土地。虽然土地供应有所减少,但各地对住宅用地仍有比较充足的供应。

  从各能级城市情况来看,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同比下降20%,较2024年降幅进一步扩大2个百分点。其中,二线城市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1%;一线城市下降22%,其中北京、上海分别下降33%、40%;三四线城市降幅最低,下降14%。

  在二线城市中,如武汉、南京、郑州等城市在过去供应了过多土地,导致高库存境地。而一线城市在供求关系方面把控较好,因此在减少宅地供应方面的诉求也相对较低。尤其是商品住宅用地,2025年一线城市计划供应量仅减少了9%,为各能级城市最低。

  然而,也有如广州、三亚、石家庄等城市加大了土地供应。具体来看,广州2025年宅地供应计划上升21%,主要是由于保障类住宅用地供应增长至207万平方米,较2024年增长120%。但如果仅看商品住宅类用地供应规模变化,广州同比增长3%。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各地土地供应量在下降,但土地质量却明显提升。

  如2025年初上海平均供地容积率从1.87下降至1.78,北京也从1.53下降至1.45,进一步提高了优质地块供应占比。极少数高容积率项目也均为城市核心地块,典型案例如上海虹口区一宗容积率3.95的宅地,于2月拍出近四成溢价率。

  克而瑞分析指出,大部分核心城市通过压缩供地规模、降低容积率、聚焦优质地块等举措,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

  与此同时,“好房子”建设也被频繁提及。

  广州表示要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原则,科学调节住宅用地供应规模、节奏和结构,着重增加高品质住宅用地供给,推出具有更高实用率的项目和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住宅产品。

  北京则要求开展平原新城新建高品质住宅试点和中心城区既有住区可持续更新改造试点,以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好房子”为基础,推动首都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成都也明确提出要强化标准引领,针对商品房、保障房等不同类型,分类形成“好房子”建设标准,助力推动“好房子”建设。加快推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BIM技术、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提升“好房子”的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低碳绿色和智能智慧。

  在各地调整供地计划、优化供地节奏与供地结构等举措的作用下,土地市场正迎来更多积极信号。

  克而瑞监测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月度土地溢价率时隔44个月重回10%以上,核心城市热度领跑,二线城市溢价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21%,京沪杭蓉等地频现总价超50亿元、溢价率超100%的地王现象。

  克而瑞分析指出,土拍热度指标的率先反弹反映了房企对确定性投资机会的青睐,也是稳市场政策迎来积极成效、加快构建行业发展新模式的体现。随着核心城市地价升温效应向销售端传导以及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继续推进,房地产行业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更广泛的企稳信号。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