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计划再建一座更大的高铁站——西丽站,预计2028年建成,总投资371亿元。西丽站将成为“湾区科创交流中枢”,对深圳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有效缓解深圳北站的交通压力,推动大湾区交通体系升级。

尽管坐拥四座高铁站,但深圳计划再建一座更大的高铁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首次披露,作为“站—产—城”融合发展新型模式的国家级试点项目,深圳市最大高铁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的西丽高铁新城站,其规划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深圳的交通枢纽地位。

当前,深圳已有深圳北站、福田站、坪山站、光明城站等四个在运营的高铁枢纽站。其中深圳北站规模最大,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超大型综合枢纽,日均到发旅客数量常年居于全国前列。然而,面对不断增长的客流量,深圳北站已超负荷运转,需要新的高铁站进行分流。

在建的西丽高铁枢纽,规划建设规模更上一层楼,设有13个站台、25条线路,预计2028年建设完成,总投资为371亿元。西丽站将被打造为“湾区科创交流中枢”“国际人才聚集地”“总部经济集聚地”,对深圳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丽站建成后,将引入多条高铁和城际铁路,包括赣深高铁、深茂铁路、广深第二高铁等,同时与多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这将有效缓解深圳北站的交通压力,形成差异化布局,提升不同片区的可达性。

此外,西丽站与深圳北站形成差异化分工,前者更侧重服务深圳西部片区,如南山和宝安。西丽站的选址位于深圳科创中轴与山海绿廊双轴交汇的黄金地段,周边产业布局特点鲜明,对铁路出行需求高。

西丽高铁新城南北分别连接西丽湖科教城、留仙洞总部基地和南山科技园,这些区域是深圳科创的重要承载地。西丽站的建成将赋能深圳创新,提高周边科技公司和总部经济的可达性,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和总部经济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西丽站采取“高铁进城”模式,在全国实属罕见。这一模式将使周边片区的企业享受成熟的城市配套服务,同时实现便利的对外交通,吸引人流和企业入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人口持续向大城市集聚,大城市的出行需求不断增长。深圳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需要建设更多高铁枢纽以满足出行需求。西丽站的建成将是大湾区交通体系的重要补充,推动城市群间更高通行效率的实现。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