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成都楼市在全国房地产调整中逆势崛起,土地拍卖频现高溢价成交,新房二手住宅成交量稳居全国前列,政府激励政策频出,城市营销到位,吸引房企进驻。

当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光环退去,二线城市成都的房地产市场却逆势崛起,受到资本的激烈角逐。

今年3月,杭州土拍拍出最贵88029元/m²的楼面地价,超越广州、深圳,并不意外;然而,成都楼面地价在半个月内接连突破3万+/m²、4万+/m²大关,却颠覆了公众的认知。

成都房地产市场的逆风崛起,背后有何原因?

自2025年5月起,南方都市报湾财社将深入成渝都市圈,观察成渝楼市的演变,推出系列报道。

自2019年起,成都市的新房住宅成交面积已连续五年稳居全国榜首;二手住宅成交套数连续两年突破22万套,一手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总量连续三年全国领先。

四川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仅今年前4月,成都一二手住宅成交量已接近12万套。

在政策支持和海量成交的推动下,成都楼市风头正劲。

成都楼市“躺赢”

金融城三期楼面地价半年飙升1.4万/m²

成都进入公众视野,始于今年3月的土拍。短短16天内,成都最贵楼面地价接连突破3万+、4万+。3月11日,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牌村地块拍出31700元/m²的楼面地价,首次突破3万+。3月27日,金融城三期H10地块以41200元/m²的楼面地价成交,同一地段半年内每平方米楼面地价上涨1.39万元。

在国内多数城市土拍频现不成交或延期拍卖之际,成都土拍却走出独立行情。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4月22日,成都共成交34宗涉宅地,总地价237.2亿元,其中15宗溢价成交,溢价率超20%的地块有11宗。

上海易居研究院指出,今年前4月,全国25城住宅用地价创新高,其中杭州、上海和成都土地市场最热,成都成交面积212万m²,平均溢价率26%。

成都土拍逆市雄起,四川中原地产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本质是城市价值重估,核心区土地稀缺性加剧。此外,高端产品市场承载力极强,开发商对核心土地信心十足。

房价分化

新房价格稳中微升,部分二手房价回到2017年水平

成都地价一再创新高,新房价格却稳中微升。

据四川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4月成都一手住宅供应环比上涨39%,认购环比下降16%、同比上涨5%,备案均价下降2%。核心城区备案均价稳定,县区新城均价上涨5%。

中指院指出,截至4月末,成都新建商品住宅可售面积1714万m²,出清周期13.3个月。

成都一手住宅供不应求,二手住宅挂牌量达26万套,但售价暂未上涨。不少卖家降价10%至15%卖房,部分楼盘二手房价回到2017年以前。

成都楼市火爆

前四月成交12万套,新房成交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在土拍连破纪录之前,成都楼市的惊人成交量已广受关注。

四川中原地产研究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成都一二手住宅成交量约12万套,月均成交2.1万套。

2024年,成都新房供应面积1291万m²,成交面积同比下降超两成,但仍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豪宅门槛提高,单价4万+的新房成交占比翻倍,总价超1000万元的新房达1061套。

二手房方面,成都全年成交231376套,成交面积全国第一,达到2223万m²。过去三年间,二手住宅套均总价及单价持续下滑。

成都楼市闯入全国视野,得益于商品房规模连续两年高达36万套以上的成交量。

成都楼市逆风雄起

楼市新政频出,城市营销到位?

在全国房地产深度调整之下,成都楼市为何逆风翻盘?

成都政府对楼市的激励政策频出。今年4月30日,成都住建局发布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通知,旨在快捷打通房产交易链条。

2024年,全国出台楼市政策超780条,成都发布超15条新政,涉及户籍、公积金、土地利用等方面,楼市政策宽松度触底。

成都楼市成交火爆背后,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推动成都跃升国际门户枢纽,高附加值产业带来年均超50万高素质人口流入,形成强劲置业需求。

此外,成都近三年户籍新增超67万人,常住人口达2147万。城市营销方面,成都突出“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平衡”的独特魅力。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成都城市发展、能级提升,重点企业入驻,产业发展能力增强,加上人口增量大、房价相对便宜,吸引房企进驻,对楼市形成正向影响。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