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楼市方面,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多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股市方面,增量资金入市已形成“组合拳”。同时,政策还从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方面入手,全面回应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5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楼市股市如何受益于一揽子政策?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又将得到哪些支持?让我们聆听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万喆的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万喆:当前,楼市与股市的政策支持正致力于构建双轮驱动的稳定机制。楼市方面,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旨在重构发展新模式。

  在需求端,多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如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下调等,预计每年为居民节省利息超200亿元。同时,金融监管总局正加速推出与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相匹配的融资制度。这些措施将直接降低购房成本,结合首付比例下调的预期,能有效激发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在供给端,则着重于风险化解机制的升级,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推动房企通过兼并重组优化资产负债表,形成政策接力,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这体现了四月份政治局会议精神,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速长效机制建设。

  股市方面,增量资金入市已形成“组合拳”。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大,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降低了资本占用成本,提升了机构配置权益资产的积极性,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

  此外,制度性改革增强了市场韧性。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优化并购重组制度,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长期资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政策还强调了科技与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推动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优化股市行业结构。

  回应融资痛点:精准滴灌与制度松绑并行

  政策从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回应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首先,通过深化融资协调机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同时,强化政策引导,推动银行机构落实应贷尽贷原则,确保资金精准直达企业。

  其次,降低企业负担,包括传导利率优惠、市场利率下行红利和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规范银行与第三方合作机构收费行为,避免隐性成本增加。通过优化银行负债端管理,进行综合成本管控,减轻企业利息支出压力。

  再次,提升融资效率,优化融资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推广快审快贷模式,缩短贷款发放周期,灵活满足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需求。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一企一策,为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

  最后,优化制度环境,完善政策协同,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深化融资协调工作,助力稳企业、稳经济。整合货币、财税、产业政策工具,健全制度保障,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此次政策通过扩大信贷覆盖、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制度环境等系统性措施,全面回应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痛点。核心逻辑在于精准滴灌与制度松绑并行,短期以稳预期为主,长期则依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