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成产业转型新风口,养老产业面临挑战与机遇
AI导读:
随着社会加速迈入中重度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成为产业转型新风口。老年人口数量激增,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51万亿元。房企纷纷入局银发地产市场,但面临盈利模式不清晰、资金回笼周期长等问题。提升服务能力和长期主义精神成为破局关键。
随着社会加速迈入中重度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已成为产业转型的新风口,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同时,退休人员数量也在激增,未来十余年,中国将经历大规模退休潮,“60后”和“70后”成为这轮退休潮的主力军。银发经济的潜力巨大,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预测,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51万亿元,占总GDP的25.5%。
在银发经济赛道中,老年人的居住和配套服务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众多房企纷纷入局“攻占”银发地产市场,除了传统的市场化养老院,还有银发商业体、银发旅居物业、银发产业经济园区等细分赛道。据克而瑞统计,百强房企中已有超过70家涉足康养产业投资。然而,从过往经验看,不少企业在转型康养产业时遇到了盈利模式不清晰、资金回笼周期过长、服务薄弱等问题。长期主义与精细化运营成为破局关键。
适老化居住仍是蓝海产业
卧室床边、淋浴房里都加装扶手,拆掉门槛让卫生间与其他房间地面齐平,将厨卫地板换成防滑材质……这样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正在上海多区域铺开,费用由居民与政府共担。上海市虹口区副区长章维在2025中国银发人居发展大会上表示,虹口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并发布了《虹口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推动养老产业与养老事业协同发展。
银发经济的增长潜力不容忽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3.1亿。同时,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易居中国联合创始人朱旭东表示,到2035年,银发经济产业规模预计可达30万亿元。在银发经济多元化需求中,银发人居的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服务能力不足是行业痛点
尽管银发产业具有政策红利和需求爆发等优势,但盈利模式不清晰一直是行业的痛点。不少房企在转型康养业务时,面临资金投入大、回笼周期过长的问题。此外,“重售房轻服务”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服务质量薄弱。绿地康养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李莉表示,养老行业需要长期主义精神,与房地产行业不同,它不是一个可以马上盈利的赛道,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行业。
对于如何提升服务能力,江苏康缘颐养有限责任公司颐养中心院长潘啸建议,房地产开发商要学会耐心做服务,用优质服务去征服客户。上海国药康养总经理徐亚峰也认为,行业的服务能力依然有待提升,需要往精细化方向发展。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韶指出,银发经济是对的事情、难的事情、需要时间积淀的事情。企业应该坚持长期主义,聚焦科技创新,推动银发经济与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的不断融合,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