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由要挟哈佛大学等多所顶尖高校整改,哈佛大学拒绝后遭遇经费冻结和白宫道歉要求。特朗普政府声称此举因哈佛纵容校内反犹行为,分析人士担忧此举将伤及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美国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由,要挟哈佛大学等多所顶尖高校进行“整改”。哈佛大学拒绝后,先是被政府冻结总额约22.6亿美元的经费,15日进一步被白宫要求道歉。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发话威胁,要将哈佛大学视为“政治实体”征税,此举引发广泛关注。

  为何美国政府与哈佛大学在内的顶尖高校对峙如此激烈?这场教育风暴又将如何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的教育和科研领域?

  4月1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哈佛大学校园内,商学院显得格外宁静。新华社/路透

  哈佛“硬刚” 政府“惩罚”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整改”要求,哈佛大学选择了正面抵抗。校长艾伦·加伯在致信中表示,政府要求超出其权限,哈佛不会接受。

  随后,美国政府宣布冻结哈佛22亿美元多年期拨款及6000万美元合同款项,并警告若继续“抗命”,其他60多亿美元联邦经费也可能受影响。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进一步威胁剥夺哈佛的“免税地位”,将其视为“政治实体”征税。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特朗普认为哈佛应为其校内“反犹”行为向犹太裔学生道歉,并对哈佛获得联邦经费的前景表示“怀疑”。

  4月15日,人们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哈佛大学校园内漫步。新华社/路透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鲁伯声援哈佛,表示普林斯顿与哈佛站在一起。此前,普林斯顿大学2.1亿美元研究资金也被“暂停发放”。

  分析指出,顶尖研究性大学在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基础科学研究已成为美国创新产业的基石。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可能伤及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反犹主义”风波 多所高校卷入

  2024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参加集会活动。新华社/美联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多地高校爆发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引发政府关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多所顶尖高校发出威胁,要求根除“反犹主义”,废除多元化举措。

  本月11日,美国政府致函哈佛大学,要求改革和重组,包括停止基于种族、肤色和国籍的优待,改革国际学生招生流程,关闭多元化项目。

  特朗普政府已对7所顶尖高校实施撤销、冻结或审查联邦经费举措,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另有19所高校可能面临经费削减。

  价值观分歧或是深层原因

  哈佛大学校友、纽约州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爱丽丝·斯蒂芬尼克指责哈佛等大学教职员工多为民主党人,与美国价值观“脱节”。

  分析显示,顶尖研究性大学所在选区并非特朗普的“票仓”,这些地区往往支持民主党。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可能反映了其对教育和科研领域价值观的深刻分歧。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