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自媒体乱象频发,监管需加强
AI导读:
房产中介自媒体提供了线上便捷窗口,但也存在虚假信息和制造“刺激”标题贩卖楼市焦虑的乱象。这些乱象误导购房者,干扰楼市正常秩序。坚持说真话、发布真房实价的自媒体仍有机会发展。沪上某区执法部门对中介和自媒体账号罚款,取消公司网签资格,彰显了法律严肃性,值得推广。
蒋光祥
房产中介自媒体在当下大热,为购房者提供了线上便捷窗口,但也存在不少乱象。一方面,房产中介自媒体为购房者提供了获取信息、了解市场的线上便捷渠道;另一方面,部分房产中介自媒体为引流获客,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笔者观察到,房产中介自媒体领域存在两类乱象:一是虚假信息充斥,如编造完美楼盘文案,用拼凑的视频、虚假的价格和房源信息欺骗消费者;二是制造“刺激”标题,贩卖楼市焦虑,如编造“弃房断供家庭数量”等数据,误导公众认知,渲染购房恐慌情绪。
这些乱象不仅误导购房者,更干扰了楼市的正常秩序。但值得注意的是,坚持说真话、发布真房实价的房产中介自媒体仍有机会发展。以上海市为例,某主打中低端二手房交易的中介视频号,将所有踩盘地的房源信息公开,赢得了口碑和信任,每天都能促成交易。
房产中介自媒体乱象的背后,是个人私欲的恶性膨胀与行业自律的缺失。自媒体行业准入门槛低,监管机制不完善,也为乱象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城市对房地产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但力度还需加强。最近沪上某区执法部门对某中介公司和自媒体账号管理者分别罚款,并取消公司网签资格,此举彰显了法律的严肃性,值得推广。
房产中介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自媒体从业者静下心来,提升基础服务品质,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这是行业长远发展的正道。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