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新《住宅项目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等,旨在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宅。新规范将促使开发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但也对房企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网财经4月2日讯(记者李春晖)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下称“《规范》”),旨在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宅,对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全国两会期间,“推动建设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上进一步解读,提及“层高不低于3米”等标准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新《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需设置电梯,同时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户门及卫生间门通行净宽、阳台栏杆高度等,确保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规定空调室外机需安装在专用平台,并明确了不同气候区的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规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赵秀池指出,《规范》的出台将促使开发商按照“好房子”标准设计,增加优质房源供应,大幅提升居住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所有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规范》不仅是住宅技术标准的升级,更通过强制性规范与市场引导,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

  随着生活品质提升,居民对居住舒适度要求更高,如加装隔声板、安装新风系统、中央空调、地暖等。此次标准的优化,将有效提升居住空间适应性,满足个性化装修需求,增强居民幸福感。

  曹晶晶还表示,尽管《规范》是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但多地执行标准已高于此,满足居民对高品质住宅的期待。

  2024年以来,江苏、江西、河南等地已对住房建设标准进行调整,例如江苏省规定改善型住宅层高不小于3.1米,设有地暖等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小于3.15米。

  对于房企而言,新《规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曹晶晶认为,新标准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产品创新空间,但建筑成本也将增加,要求房企在成本管控、产品设计等方面提升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加速构建新模式,告别旧模式。

  赵秀池表示,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深入,居民住房条件大幅改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规范》的出台,对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具有积极作用,未来“好房子”建设将提速。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