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楼市新政:全面取消限售,打出“组合拳”助力楼市回暖
AI导读:
南京楼市新政出台,全面取消限售并打出“组合拳”,包括加大青年人购房支持、优化“以旧换新”模式等,旨在满足住房需求,促进楼市回暖。此举引发市场关注,南京楼市正处于止跌回稳通道中。
相比于去年四季度宽松重磅政策的密集出台,今年房地产市场显得较为平静。然而,南京的一系列“组合拳”政策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打破了这份宁静。
3月31日,南京市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旨在满足住房需求的七条政策举措(简称“房七条”)。这些举措不仅全面取消了限售,还包括对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的支持、优化拓展住房消费“以旧换新”模式、推动库存商品房纳入房票超市等多项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无疑为南京楼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京为何选择在此时退出限售?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南京楼市的企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南京新房价格涨幅已连续三个月领跑全国,这为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执行近8年的限售令全面取消
回望2017年5月13日,南京出台了“限售令”,规定新购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证后3年内不得转让。然而,随着市场变化,各地限购、限售政策相继退出。至2024年底,南京限售政策已有所松动。如今,南京全面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这将有效满足居民的各类住房置换需求。
南京市房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辉表示,南京取消限售的利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加速以旧换新,促进新房成交;二是有利于打消购置新房人群的顾虑。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称,取消限售政策后,商品住房的上市交易将不再受时间或其他条件限制,这将极大提升房屋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体现了住房交易“市场化”的导向。
值得关注的是,取消限售短时间内会导致房源挂牌量攀升。张辉预计,一些区域的挂牌量将上升,尤其是过去几年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较大的区域。然而,这也是一些城市延迟取消限售的原因。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30城优化或取消限售政策。南京政策出台相对较晚,主要是担心对二手房价格造成冲击。但此次南京退出限售政策,也体现了其对市场变化的精准施策。
南京限售退出的双逻辑
在李宇嘉看来,南京此次退出限售政策有两个背景:一是房地产市场经过近三年的调整,房价快速下跌已告一段落,跌幅趋于稳定;二是国家对住房的定位转向一般消费品或大宗消费品,成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引导市场流通起来,带动消费和内需。
数据方面,南京楼市正处于止跌回稳的通道中。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南京新房价格已连续三个月领涨全国。今年2、3月份,南京楼市交易回升,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显著增加。
张辉称,南京“小阳春”表现明显,新房、二手房网签量同比去年3月份呈现两位数的增幅。此外,南京二手房挂牌量目前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距离高峰有一定的距离。
李宇嘉认为,南京取消限售短期会导致二手房挂牌量快速攀升,但如果疏通效率高,市场会呈现向稳趋势。南京相关政策在推进二手房以旧换新、发挥国企收购、盘活存量等措施方面发挥作用,让房源尽快流通起来。
楼市政策“组合拳”颇具亮点
南京此次发布的政策形成了“组合拳”,其中加大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支持是一大亮点。引导商业银行推出特色化金融产品,有效降低45岁以下青年人购房门槛。同时,政府补助资金和房企促销优惠叠加,促进住房改善需求加速释放。
此外,南京还推出了住房公积金“全家桶”政策,扩大了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范围。这一系列政策精准地瞄向了目前最需要购房的几类人群,包括新市民和青年刚需人群、品质改善群体、征收安置群体等。
张辉表示,南京的这套政策“组合拳”时机选择得好,因人制宜、靶向发力,政策发力点精准且多措并举,瞄准了这些人群的住房痛点。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