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阳春三月,国内多个城市出现楼市“小阳春”现象,成都、北京、上海等地楼面地价刷新纪录。瑞银投资银行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企稳迹象,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企稳迹象增多。广州楼市也呈现积极信号,一手房市场持续修复。

  阳春三月,国内多个城市已初现楼市“小阳春”现象,房地产市场似乎正在回暖。

  在成都,3月11日诞生了成都史上首宗楼面地价单价破3万元的地块,19家国央企和民企竞价130多轮,溢价率高达70.4%。在北京,3月18日则诞生了北京史上楼面地价单价最贵地块,楼面地价单价破10万+,以国央企为主的十余家房企竞拍200多轮,溢价率也达到了27.9%。此前,上海静安区成交的一宗宅地折合楼面地价单价16万+,更是刷新了全国宅地单价纪录。

  面对房企纷纷追高拿地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春天是否真的回到了楼市?

  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及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林镇鸿近日发表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报告显示,经历过去四五年的下行周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比较积极的信号,行业已出现企稳的早期迹象。特别是在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企稳迹象日益增多。包括在政策未放松的情况下,2025年二手房交易复苏,一线城市的库存周转月份降至平均水平以下,土拍溢价上升以及二手房挂牌量趋于稳定。

  林镇鸿将2025年至2026年新房销售预测上调7-16%,二手房销售预测上调7-10%。他预计,全国房价将于2026年初企稳。此外,他还指出,考虑到取消限价措施,开发商更愿意提高产品质量以实现高售价,且土储积极性增加,土地溢价的上涨可能对附近业主的价格预期产生正面影响,利好二手房挂牌量。

  当前,全国多城出现的楼市小阳春迹象,也已经在广州出现。3月23日晚,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公园板块某楼盘的一名业主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他家一套二手两房从去年开始挂牌放售,此前中介一直表示成交总价上限只能达到340万元,但在本周末晚,有买家在看房后,愿意出价380万元。在广州珠江新城,3月截至19日已成交62套房,已达该板块去年3月全月的成交总量。

  一手房市场也在持续修复。克而瑞数据监测显示,2025年2月至3月15日,广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65.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针对当前楼市的种种积极信号,林镇鸿分析预测,202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新开工、销售面积应该可以稳住,库存去化周期也能加速。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