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18条政策措施,旨在稳妥处置闲置存量房地产用地。通过刊发典型案例,指导各地精准适用政策,盘活存量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大河财立方消息】针对闲置存量土地开发难、转让难、收回难等问题,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了18条政策措施,旨在稳妥处置闲置存量房地产用地。这些措施通过刊发10个典型案例,指导各地精准适用政策,盘活存量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案例一:通过增加保障房面积成功收回闲置土地,解决了A公司因债务危机导致的土地停滞问题。B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对地块进行分割处理和规划优化,重新供应市场。

  案例二:面对企业难以继续支付出让金的情况,B市政府批准调整出让金缴纳时间,支持盘活土地,避免项目烂尾。

  案例三:“政府+市场”合力推进“保交楼”项目,通过司法处置、引入投资主体和调整规划条件,解决了A公司资金问题导致的项目停工风险。

  案例四:整合开发破困局,通过收购相邻土地、优化规划指标和重新约定开竣工时间,解决了群众信访导致的长期停工问题。

  案例五:主动助企纾困,C市自然资源部门采用挂账收储方式收回闲置土地,解决了A公司因政策调整导致的经营困难。

  案例六:坚持市场导向,以用为先,B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法依规推动闲置土地处置,合理免除疫情期间企业违约责任,促成合作开发。

  案例七:合作开发促转让,通过合理调整规划和支持引入社会资本,解决了A公司无力独立开发的问题。

  案例八:沉睡的土地迎来新出路,A市通过协议收回并整合调整土地用途,实现了土地出让收支平衡和城市功能完善。

  案例九:洞悉存量资源的“增量”优势,B市政府依法依规收回土地并重新供应,优化了土地利用。

  案例十:分割收回存量地,通过仲裁明确双方责任,调整土地用途并重新出让,实现了共赢。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这些政策措施对于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盘活、闲置土地处置、房地产用地优化等关键词将成为未来土地管理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