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香港银行开户潮涌现,内地与香港存款利差扩大及港股市场火热成为主要推动因素。同时,开户中介也开始活跃,但风险暗藏,投资者需谨慎思考。

2月21日下午,在深圳工作的莉莉(化名)和朋友相约来到汇丰银行位于香港旺角弥敦道的网点,希望能轻松办理港卡开户,但现场已排起长队,半小时未能取号,第一财经记者到场时,该网点当日名额已发完。

不远处中银香港网点,预约号已排至一周后,冷门网点预约亦不易。记者查询中银香港官方公众号,发现7日内所有分行预约均显示“已满”。

香港银行开户潮涌现,背后原因有二:一是内地与香港存款利差吸引“特种兵”赴港存款;二是港股持续走高,投资者纷纷赴港开户入场。

值得注意的是,开户热潮下,沉寂已久的开户中介也开始活跃,提供“简易代办”“急速开户”服务,但风险暗藏。

利差下赴港开户潮

内地与香港存款利差扩大,推动赴港开户潮。记者走访发现,香港主流银行半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多在3.5%以上,如汇丰银行可达3.7%,富邦银行可达4.10%。部分银行推出限时活动,利率更高。

相比之下,内地银行同期限人民币存款利率明显较低,多在1.25%~1.5%左右,两地利差在150BP以上。

内地与香港美元存款利率剪刀差形成跨境套利空间,香港美元存款产品持续“吸金”。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认可机构存款总额和美元存款分别增长7.09%和14.24%。

利差背后,与美联储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及香港银行营销竞争有关。

港股暴涨推动开户

港股市场火热也是推动开户的关键因素。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自1月13日最低点4168.04点震荡走高至2月21日5859.30点,区间涨幅超37%。

港股IPO打新赚钱效应亦凸显,吸引内地客户入场。开设券商、参与港股交易的前提是拥有香港银行卡。

多名内地客户表示,办理港卡主要为了港股交易、购买港险产品或美元存款。

港卡开户中介生意升温,提供一站式服务合作,但手续费高昂,且存在诸多陷阱,如夸大难度、骗取个人金融信息等。

开户中介风险潜藏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发现,近一周以来超50条与港卡开户有关的新帖文,多为中介引流“软文”。

中介多宣称与在港银行内部人员有联系,可优先服务,但记者实测发现,实际排队时间不长,拒签概率亦不大。

部分中介以“急速开户”为噱头,骗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造成经济损失。

投资者需谨慎思考,切勿盲目跟风赴港开户投资,需综合考虑汇率风险、开户成本等因素。

华宝证券分析师张菁提醒,投资者需关注汇率风险,美元存在贬值风险。

(实习记者蒋习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