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全国多地公积金政策优化力度加大,包括使用范围扩大、用途增多及贷款额度提升。灵活就业群体被纳入公积金体系,多地降低首付比例,政策有望持续优化,助力楼市复苏。

自去年9.26政策落地后,全国各地的公积金政策优化力度出现明显提升,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各地陆续发布公积金优化政策超430条。

进入2025年以后,政策出台密度力度进一步加大。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025年开年至今,全国已有超过20个城市出台了住房公积金优化新政。

整体来看,此轮政策调整主要包含三大维度,即使用范围的扩大、用途的增多以及贷款额度的提升。在此大方向下,各地再因城施策,通过增加缴存人员范围、优化租房提取等具体措施,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支持作用。此举有助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稳定。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随着个人住房公积金使用的灵活性和普惠性不断提升,购房者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

范围更广,灵活就业群体被纳进体系

与之前相比,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普惠性在此轮政策更新中迎来质的飞跃,尤其是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灵活就业群体纳入制度体系成为一大亮点。

以天津为例,在2025年的住房公积金新政中,允许灵活就业者自主选择公积金缴存额度(232元-6606元),并享受与在职职工同等的提取和贷款权益。

四川省凉山州的新规也指出,灵活就业人员连续缴存6个月即可申请贷款,且贷款额度为当地双缴存职工最高额度的70%。

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公积金实缴职工已超过1.7亿人,灵活就业群体的加入预计也将新增数百万潜在购房需求。

用途更多,使用限制放宽

传统的公积金制度以单位缴存为基础,更加偏重购房贷款,近年来伴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公积金政策也在通过拓宽提取场景、强化租房保障等方面不断优化,开始为人们提供从购房到租房的全链条支持。

2025年,北京首次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试点业务,覆盖商品房、保租房、公租房等多种类型。

江苏省镇江市则提出,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可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已婚多孩家庭月提取上限可达2600元。公积金贷款现在在一些城市还可以用于法拍房的交易。

除了用途的多元化外,住房公积金使用的壁垒也在被慢慢破除,西藏自治区率先试点跨省公积金组合贷款。

额度更高,首付比例降低

通过梳理发现,公积金贷款额度的提升也是本轮政策最显著的共性特征,各地通过基础额度上浮与定向加成双轨并进,扩大公积金支持力度。

例如,吉林省长春市主城区对有共同借款人的家庭贷款额度提至100万元;福建省宁德市也对双职工家庭的贷款额度由80万元升至100万元。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不断降低入市门槛,下调首付款比例。如福建省厦门市,提出将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5%下调至20%。

政策有望持续优化,从近期楼市表现来看,市场反馈较为积极,房地产行业信心持续提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24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全国层面或进一步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并与支持多孩家庭、人才引进等长期政策深度融合。同时,公积金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也将加速推进。

整体来看,住房公积金的此轮优化,不仅是对“住有所居”民生诉求的回应,更通过盘活存量资金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支点。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