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提高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指标长周期考核权重,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推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业保险公司需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提升资金长期运作能力,优化资产配置,努力增厚长期稳定收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也要发挥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作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是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财政部印发通知,进一步提高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指标的长周期考核权重,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中长期资金在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中具有“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其中,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资金又是中长期资金中的骨干力量。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而且从运行情况和监管指标看,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仍有较大潜力和空间。

  如何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稳健经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是重要的“指挥棒”,也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引导金融机构行为。我国建立了国有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制度,其中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制度通过对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风险防控、经营效益四类指标的考核,引导商业保险公司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有效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坚守保险保障本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防控经营风险。

  保险资金具有来源稳定、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的特点,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投资长钱”。如果考核周期过短,容易引发单纯追求短期业绩而忽视风险、不顾长期稳健经营的行为。实施长周期考核,则能够有效降低短期经营波动对业绩的影响,鼓励其进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更好地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

  此次新规是之前有关考核规定的“升级版”,进一步强化了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长周期考核。具体而言,新规将此前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新的指标设置降低了商业保险资金年度考核指标权重,提高长周期考核权重,使考核周期更加适配长周期资金投资的周期,无疑增强了保险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的动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长周期考核创造了适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环境,让保险公司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进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此外,对保险公司的负债管理、稳健经营以及投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商业保险公司需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提升资金长期运作能力,优化资产配置,努力增厚长期稳定收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也要发挥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作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此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是一个综合体系,除了经营效益指标外,还有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风险防控等一系列指标。只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与考核,才能更好地发挥“指挥棒”作用,促进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稳健运行。

  国有金融机构是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支柱。引导国有保险公司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将有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