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拉长国有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权重至70%,专家解读称此举将破解“长钱短投”困境,提升险资长期收益,红利资产和优秀成长板块有望受益,同时为市场注入可观增量资金。

【导读】机构首席解读财政部《通知》:险资将释放权益投资潜力,红利资产和优秀成长板块有望受益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曹雯璟 王思文

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要求拉长国有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等关键指标的长周期考核,将三年、五年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建立,对险资做好长期投资,乃至对资本市场有何积极作用?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招商基金李湛:长周期考核机制的核心价值在于破解“长钱短投”困境,重塑险资投资逻辑。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低利率环境下,长周期考核为险资提升长期收益提供制度支撑。

东吴证券孙婷:伴随着险资A股投资比例抬升,预计红利资产和优秀成长板块标的均将受益。

华泰证券李健:拉长考核周期将提升保险公司对短期投资波动的耐受力,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对股市形成支撑。

中航基金邓海清:公募基金的跨境产品将成为险资参与国际市场的重要工具。

博时基金陈显顺:险资的长期投资模式会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资金跟进,推动市场资金结构向长期化、机构化转型。

引导险资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稳健”。多位专家指出,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助于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险资投资决策的影响,提升险资对资产短期波动的耐受度,激励险资践行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

鼓励险资入市政策持续完善。近年来,政策鼓励支持险资入市,旨在发挥险资长期稳定的资金优势,助力资本市场稳定与实体经济发展。预计政策将持续完善,进一步优化险资入市环境。

有望为市场注入可观增量资金。拉长考核周期,有助于提升险资的风险容忍度,让险资更能践行长期投资理念。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为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为11%,距离25%的平均政策上限有较大差距,提升空间广阔。

为险资提升长期收益提供制度支撑。在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长周期考核通过增配权益资产、优化会计处理等路径提升收益,有效对冲低利率冲击。

有望推动A股投资风格转变,高股息等板块将受益。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在A股投资比例抬升,将推动市场风格向价值投资转变,增强市场稳定性。红利资产和优秀成长板块标的将受益。

公募基金有望迎来明显业务增量。保险资金既可以直接配置公募基金产品,也可以通过专户委托方式开展投资。公募基金既可以通过开发更多符合险资配置诉求的产品,吸引保险资金认购,也可以聚焦专户业务,承接更多保险资金委托。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